DC娱乐网

TCL 华星投建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 OLED 产线 改写显示产业格局

9 月 12 日,TCL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

9 月 12 日,TCL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总投资 295 亿元的全球首条第 8.6 代印刷 OLED 显示面板生产线(t8 项目)落地广州。这条月产能达 2.25 万片玻璃基板(尺寸 2290mm×2620mm)的产线,计划 2025 年 11 月开工,将重点生产平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中尺寸高端面板,不仅为广州 “世界显示之都” 建设再添核心支柱,更标志着中国在显示技术领域实现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关键跨越。

从武汉量产到广州拓线:技术硬实力撑起全球首条高世代线

TCL 华星此次落子广州,并非偶然的产能扩张,而是十余年技术积累的必然结果。早在 2024 年 11 月,其位于武汉的 G5.5 印刷 OLED 生产线(t12)就已实现量产并交付客户 —— 这款被行业视为 “印刷 OLED 商用试金石” 的产线,仅用半年时间就将月产能从 3000 片提升至 9000 片,良率突破 85%,更完成某头部品牌折叠笔记本电脑面板的批量供货。“武汉产线的每一片面板,都在验证我们的印刷技术稳定性。”TCL 华星显示研发中心负责人透露,该产线已优化出 “高精度喷射 - 低温固化” 核心工艺,材料利用率较传统蒸镀技术提升 60 个百分点,为高世代线建设奠定基础。

技术底气更来自专利壁垒的构筑。截至目前,TCL 华星累计持有 OLED 专利超 9700 件,其中 1200 余件聚焦印刷 OLED 领域,覆盖喷头设计、发光材料配方、基板预处理等全链条关键环节。“我们的自研喷头精度达到 5 微米,能实现像素级材料喷射,这是印刷 OLED 的核心竞争力。” 上述负责人补充道。正是凭借这套全自主技术体系,t8 项目成为全球首个突破高世代印刷 OLED 技术的产线 —— 此前行业高世代线多采用蒸镀技术,且核心专利被韩国企业垄断,而 TCL 华星的技术路线彻底打破这一格局。

重构产业生态:从面板到上下游,中国显示链迎来 “反超契机”

t8 项目的意义,远不止一条生产线那么简单。在广州开发区的政策扶持下,这条产线正成为拉动上下游国产化的 “引擎”。根据当地《支持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不仅对 t8 这类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给予专项补贴,还鼓励核心设备、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 —— 目前,国内企业已为 t8 项目配套研发出 8.6 代线专用线性蒸发源,单台设备中标金额达 6550 万元;光敏聚酰亚胺(PSPI)等关键材料产能突破千吨级,价格较进口产品降低 30%。

“以前我们买韩国蒸镀设备,不仅要付高额专利费,还得排队等货。现在国产设备不仅能满足需求,交付周期还缩短了 40%。”TCL 华星供应链负责人举例,武汉 t12 产线已实现 80% 设备国产化,而 t8 项目的国产化率有望突破 85%,“从器件到材料再到装备,我们正在构建自主可控的显示生态”。

这一生态优势,正契合全球显示市场的新需求。Omdia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AMOLED 面板出货量达 10.1 亿片,但中小尺寸市场渗透率已超 50%,增长逐渐放缓;反观笔电、车载显示、桌上显示器等中尺寸领域,2030 年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 33%、27%、19%,成为 OLED 产业的 “新蓝海”。TCL 华星早已瞄准这一趋势 —— 上半年其 OLED 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8.7%,柔性 OLED 手机面板出货量稳居全球第四,折叠屏产品进入全球前三,积累了联想、惠普、小米等一批核心客户,“t8 项目的产品布局,正是与中尺寸市场爆发期精准对接”。

更关键的是,t8 项目将推动中国在显示技术标准上掌握话语权。长期以来,韩国企业主导 AMOLED 技术标准,而印刷 OLED 成为首个由中国企业引领商用的显示技术。“武汉 t12 产线已向全球客户输出印刷 OLED 技术规范,t8 项目投产后,我们将制定高世代印刷 OLED 的行业标准。”TCL 科技高级副总裁赵军表示。数据印证这一趋势:2025 年上半年,中国厂商在全球 AMOLED 智能手机面板出货中占比达 51.7%,首次超过韩国厂商的 48.3%,而 t8 项目投产后,这一差距有望进一步拉大。

随着 2025 年 11 月开工日期临近,t8 项目已吸引全球显示产业的目光。这条全球首条高世代印刷 OLED 产线,不仅将提升 TCL 华星在高端面板市场的份额,更将推动整个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 其低温干燥工艺每年可节电 3-4 亿度,相当于 50 万人口城市一个月的用电量。当印刷 OLED 技术与中尺寸市场爆发形成共振,一个由中国企业定义的显示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