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当我们把中小学教师培养成会做课题研究的人

最近参加了不少课题研究的活动。很多中小学教师课题做得有模有样,文献索引、理论依据、问题产生、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过程
最近参加了不少课题研究的活动。很多中小学教师课题做得有模有样,文献索引、理论依据、问题产生、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等非常规范。说明近二十年来,以评职称、上特级为个人专业发展目标引领的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热情还在持续高涨。 为什么中小学教师要做课题研究?是不是中小学中有那么多的问题需要研究?专家们说的把问题上升为课题是不是符合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培养好学生,发展好学生。教师的个人发展一定是建立在立德树人基础之上的。 基础教育中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实际上老祖宗早就指明了两条解决教育问题的最佳路径,也是最有效的路径。那就是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什么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里不想赘述。只要我们在教育中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育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中小学教师教学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涉及到千家万户。有的教师一周十五、六节课,要备课,要批改作业,家中也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务事。说实在的,哪有时间去做课题? 一些无病呻吟的问题做成课题,即使结题了又有什么用?无非是自说自话罢了。 大学教师相对来讲,课务少,一周四、五节课,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也应该成为课题研究的主力军。 做课题是很辛苦的事。小学教师管理小学生也是很辛苦的。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是很难很难的。 当我们把中小学教师培养成热爱做课题的人,那么,不可避免的,对于学生的管理与教育精力就会跟不上,教学质量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然,有的人个人能力很强,各方面都能兼顾到,课题也能做,论文也能写,书也教得好。这样的人毕竟少数。 如果——,我说的是如果,基础教育领域教师评职称,不把论文和课题作为指标,还会有人去做那些没有大用、甚至无用的课题研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