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一句话,便撕破了一些“虚伪”的专业性
亦瑶谈文学
2024-03-04 01:09:43
其实翻一下我之前的笔记大概就能知晓,我一般不会告诉大家哪本书一定要去看,但是这本书籍,我却想推 荐给喜欢了解中国文化的朋友们,一定要去读一读!
📖书名:中国文化课
✍️作者:余秋雨
他用自己构建的一套体系,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华五千年磅礴文化的发展,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仿佛看到一位和蔼的老人,摸着他银白的胡须,对着苍穹与月,用略带沙哑又缥缈的声音,向我讲述了那悠久而坎坷的万千经历。
从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壮阔史诗 到 中国文化的精神主干,从中国文化长寿的原因 到 中国文化至今犹存的三大弊病,我感受到余秋雨老师对中国文化的真心热爱与诚意。因为,若非热爱,他不会孤身一人穿越数万公里去寻访中华文明被埋没的重要遗迹;若非热爱,他不会在一开始没有听众的地方,讲述他心中的伟大文化。
不过,更令我感动的是,他在阐述自己对“文化”的定义之前,评 论现代中国学者对“文化”定义的那句话:“好像每句都对,但加在一起后我更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也不知道天下有什么东西不是文化了。”
就是这样一句话,粉碎了多少现当代那些“虚伪”的专业性。其实并非只有余秋雨先生有这样的感慨,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也曾面对过无 数次这样的情形——对着一大堆注释犯傻,好像句句都对,但加在一起,完全无法理解确切的意思。
我想,讲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与自信的。正是因为这气魄,我才能在这本书里,读到相对客观的中国文化:余秋雨先生不吝啬语言来夸奖我们的文化,亦不避讳地谈起了它的缺点与瑕疵。
此外,让我觉得亲近的两个点是:他否认了学习中国文化要靠“si记硬背”;以及他认为“一种文化不应该以自己的深奥来设置障碍”,并非常不理解“对上不问 鼎精神高度,对下又看不起衣食住行,在故作艰深的咬文嚼字中,做着小文化、私文化”的一群人。
他愿意用极通俗的语言将中国文化讲述出来,给我们这些喜爱中国文化的小白放低了进入广阔殿堂的门槛,让我们不至于在过于专业的书籍面前丧失了求知欲。因而,我无比感谢这本书带给我的极大的信心与希望。
——
一本好的文化科普,不一定是zui专业的书籍。因为,只有绝大部分人能够读懂的时候,才真正做到了“科普”。
“希望读完这本书的年轻朋友,愉快地向珍贵的遗产叩首敬拜,然后挥一挥手,骑上自己的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