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中哪句话令你心灵一颤?

亦瑶谈文学 2024-03-05 01:23:25
📖书名:局外人 ✍️作者:加缪 我大概永远无法忘记读到这句话时,内心的震颤与不寒而栗:“所有精神正常的人,都或多或少盼望过自己所爱的人si去。” 由于良心、道德、罪恶感的束缚,几乎没有人会承认这句话的真实性。但我读到此处,确实想起了自己生孩子时痛不欲生的那个时刻,我盼望着要不别生了吧,我们干脆一起si掉吧! 因为出现过这个念头,导致我现在每次看着小孩可爱的模样,都心有愧疚,忍不住去亲吻他的小脑袋,企图淡化那时近乎冷血的想法。 写到此处,我不禁又想起了主人公默尔索所说的“生理的需要往往会扰乱我的情感。” 这句话是无可辩驳的,因为当饥饿、疼痛、困意等等各种生理反应达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时,我们的意志力便极容易被摧毁,谁都可能因此变成“恶魔”——不要将他人以及自己想象地过于高尚美好。 因而,读完这个故事的那刻,我深觉,人生中,我们都或多或少有一刻成为过文中的“局外人”。他情感淡漠,避世消极,似乎任何一种“不习惯”都能令他烦躁不已。我一度怀疑他的童年非常不幸,并且他患有情感障碍的病症。正如母亲离世时,他表现出的淡定与静默。 我想不只是文中的那些人不理解,许多读者或许也无法理解他的行为。但我,无比懂得他的心情。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我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能跟身边的人说笑。但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一想到他们,我内心仍旧抑制不住地潮湿而疼痛,每逢过年去到坟前,我甚至不敢看墓碑上面的黑白照片,因为只看一眼,眼泪就会跑出来。 —— 其实,更令人无法理解的并非是默尔索的冷漠态度,而是对默尔索杀人案件的定罪原因,由于他没有在母亲葬礼上哭泣,所以经一系列的推断得出,他是有预谋地杀人。故事的荒诞感就在定罪那刻走向高潮,zui后在默尔索对自己内心的安慰与阐释中落幕。 两件毫无关联的事情,却促成了案件的定罪。加缪抨击的是那个时代法律制度的不完善,以及不公正的案件对人性与精神上的迫害性。但这部小说展示给世人的不仅于此,还有人的性格差异性与不被人理解但确实存在的一面。 好比主人公默尔索,他阴郁、寡淡、疏离、不善表达情感,不管是在法庭上还是在生活中,他都像一个“局外人”一般存在着,但这些都并不能说明他不爱母亲,毫无人性。 其实,我们根本无法真正洞穿人心。有时候,我们甚至连自己都看不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