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司令员陈世俊在街上买香烟,在结账时,敏锐的陈世俊发现卖烟人的手腕不寻常,没几句话的功夫陈世俊确认对方身份,立即掏出手枪将卖烟人击毙。 陈世俊,1902年出生在湖南一户普通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日子过得紧巴巴。他从小看着乡亲们被地主欺压,种田的收成连肚子都填不饱,心里早就憋了一股火。1925年,他投身革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跟着部队打仗,从北伐到南昌起义,硬是在枪林弹雨里闯出一条路。别看他年纪不大,脑子却活络得像老狐狸,指挥打仗总能抓住敌人的软肋。 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被派到新四军当司令员,带着队伍在江淮一带跟日军干仗。那时候,游击战打得苦,敌人狡猾得像泥鳅,稍不留神就得吃亏。可陈世俊就是有股子狠劲,带着部队东躲西藏,愣是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他有个习惯,喜欢盯着细节,敌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部队里都说他这人,脑子快,手也狠,关键时候从不掉链子。 1938年,陈世俊带着队伍到了安徽岭南,那地方山多路窄,日军经常派小股部队骚扰,搞得当地老百姓提心吊胆。他带着部队刚打完一场伏击战,把日军一队运粮车给端了,队伍暂时在小镇休整。那天,他跟一个老战友约着吃饭,俩人都是老烟枪,边吃边抽烟,聊着过去一起打仗的日子。饭后,他们在街上溜达,烟瘾上来,偏偏烟抽完了。正好街角有个老头,背着个木盒子卖烟,嘴里吆喝着当地的土话。陈世俊瞅了老头一眼,觉得有点不对劲。 老头虽然穿得破破烂烂,可走路却不慢,背着那么重的盒子,步子还挺利索。他没急着表态,先问了问卖的啥烟。老头笑呵呵地从盒子里拿了支烟出来,点上抽了一口,像是想证明烟没问题。陈世俊一边应付着,一边留心观察。老头伸手拿烟的时候,袖子滑上去,露出一截手腕,上面有块白色的痕迹,像是戴手表留下的。陈世俊脑子一转,这年头普通老百姓哪有手表?那玩意儿多半是日军军官或特务才有的。他没声张,装作要买烟,从兜里掏出几块大洋。 就在老头伸手接钱的瞬间,他猛地拔出手枪,对准老头脑门就是一枪。老头应声倒地,盒子摔得四分五裂,烟散了一地。旁边的人都吓傻了,战友还问他为啥开枪。陈世俊让人检查老头的衣服和鞋子,果然发现问题:老头穿的底裤是日式的白裆布,脚趾分得很开,一看就是常年穿木屐的日本人。这家伙伪装成卖烟的,八成是想靠近他们搞刺杀。陈世俊靠着这手眼力,硬是把一场危机掐死在摇篮里。 这事之后,陈世俊没闲着,马上组织部队把小镇翻了个底朝天。果不其然,又揪出几个藏在民宅里的日军特务,带着无线电设备,正准备给日军送信。陈世俊带着队伍把这帮人一网打尽,彻底断了日军的念想。这件事在部队里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佩服他眼尖手快,私下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活阎王”,意思是敌人碰上他,准没好果子吃。他也趁机给战士们开会,讲日军的花招有多阴险,告诫大家平时得多留个心眼,别让敌人钻了空子。接下来的战斗,他带着部队越打越顺,愣是把日军在岭南的几个据点给拔了,狠狠挫了敌人的气焰。 抗战结束后,陈世俊没停下脚步,继续投身解放战争,带着部队打了不少硬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被调去负责军队建设,忙着整顿部队、搞训练,为新中国站稳脚跟出了不少力。可惜,多年打仗落下的病根太多,身体一天不如一天。1960年,他因病去世,年仅58岁。他的事迹被写进抗战史,成了后人敬仰的英雄。那次街头一枪的事,也成了他传奇经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1938年,司令员陈世俊在街上买香烟,在结账时,敏锐的陈世俊发现卖烟人的手腕不寻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7-18 10:51:1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