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年过八旬的麦克阿瑟突然听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印度跟中国开战了,得知此事后的麦克阿瑟坐不住了,当即发表了一篇犀利的评论,可谓是一语直戳要害...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出生在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个军营里,他的父亲亚瑟·麦克阿瑟是南北战争中的军官,这让家里从小就弥漫着军旅气息。他跟着父亲在不同军营辗转,1899年进了西点军校,毕业时拿了班级第一。1903年他以少尉身份入伍,先在工程部队干活,修桥建工事。1914年,他参加美军占领墨西哥韦拉克鲁斯的行动,负责指挥补给卸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1917年起在法国前线服役,当第42师参谋长,1918年指挥旅级部队进攻圣米耶尔,获银星勋章。战后升准将,1920年代当西点校长,推动改革加体育训练。1930年任陆军参谋长,处理大萧条军费问题。1932年,他下令驱散奖金军营地,士兵焚烧帐篷。这事让他饱受争议。1935年去菲律宾当军事顾问,建立当地军队。1937年从美军退役,但1941年被召回指挥菲律宾防务。麦克阿瑟一生军旅,争议不断,但成绩也摆在那。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1年12月日本进攻菲律宾,他组织防御,但部队撤到巴丹半岛。他奉命撤离,留下“我将返回”的承诺。1942年3月乘鱼雷艇到澳大利亚,指挥西南太平洋盟军,从新几内亚反攻。1944年领导菲律宾登陆,兑现承诺。1945年接受日本投降,在密苏里号签署文件。战后主管日本占领,推动非军事化和民主改革。1950年朝鲜战争,他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组织仁川登陆逆转战局。推进到鸭绿江,中国志愿军入朝,战况变化。在长津湖战役,美军遭顽强抵抗,北极熊团全歼。云山战役,志愿军以少胜多,俘虏美军士兵。上甘岭战役,美军反复轰炸,志愿军坚持四十多天。麦克阿瑟主张扩大战争,包括轰炸中国本土,这与政府冲突。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解除他职务。他回国会演讲,强调老兵不消逝。这段经历让他对亚洲陆军作战有深刻认识,但也暴露了他的刚愎自用。 麦克阿瑟被解职后,退居纽约,担任兰德公司董事长,偶尔出席活动。1961年4月,他会见肯尼迪总统,讨论印支冲突,警告说“任何想在亚洲大陆投入地面部队的人都该检查脑袋”。这个观点基于朝鲜经验,中国陆军战斗力和意志力强,即使装备差,也能取胜。他没直接针对1962年中印战争发言,但这个警告适用于亚洲陆战。1962年10月,中印边境冲突升级,中国部队在拉达克和麦克马洪线进攻。印度军队越线挑衅,中国自卫反击。印度自信源于美苏援助和过去胜利,但忽略高原地形。中国部队推进迅速,摧毁印度阵地。麦克阿瑟的警告像在提醒,印度选择与中国陆军对抗,风险巨大。其他国家看法不同,美国提供武器支持印度,英国批评印度硬碰硬。麦克阿瑟的经验教训,直指陆战难点,这话虽是1961年说的,却戳中要害,让人联想中印局面。 中印战争从1950年代边境纠纷开始,1957年印度幻想越传统边界,吞并阿克赛钦等地。背后有美苏支持,苏联找新盟友,美国转移中国注意。印度过去胜巴基斯坦、葡萄牙,自信心爆棚。1959年西藏解放后,印度提无理要求,中国拒绝。印度悄悄吞噬边境,制造事件。中国优先和谈,但谈判失败。1961年后印度更肆无忌惮,部署兵力。1962年9月印度越麦克马洪线进攻,中国忍无可忍,10月20日自卫反击。东线中国部队翻雪山,摧毁印度据点,西线切断补给。印度军队溃败,丢弃武器。中国士兵攻克炮兵阵地,缴获火炮汽车。庞国兴等三人追击敌军,作战五次,击毙七人,毁炮七门,全身而退。印度部队行军拖延,不想硬碰。战争高峰,中国推进阿萨姆平原边缘。印度损失惨重,约7000人,中国控制阿克赛钦38000平方公里。这场冲突暴露印度准备不足,中国取胜但撤回原线。 11月20日,中国单方面停火,撤军20公里,恢复战前状态。战争结束,中国国际地位提升,许多国家不敢硬来。印度吸取教训,但边境纠纷延续。麦克阿瑟继续关注事务,1962年8月去白宫,向肯尼迪提古巴导弹危机建议。1964年3月因腹痛入沃尔特·里德医院,诊断黄疸,手术后并发症。4月5日逝世,享年84岁。遗体运纽约第七团军械库,民众瞻仰。然后移国会圆厅,15万人经过。4月9日到诺福克,礼炮鸣响。11日葬礼在圣保罗主教教堂,棺材盖国旗,牧师诵经。安葬在诺福克市政厅圆顶下。他的生涯充满成就和争议,从西点到朝鲜,影响美国军史。但晚年平静,埋在母亲出生地。 麦克阿瑟一生指挥大战,朝鲜让他见识中国陆军威力。战争后,中国地位稳固,印度反思国防。麦克阿瑟去世时,美国各界致哀,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出席。今天看中印关系,仍有摩擦,但大规模战争少见。他的观点影响深远,提醒决策者审慎。
1962年,年过八旬的麦克阿瑟突然听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印度跟中国开战了,得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7-19 00:37: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