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最近终于看明白一件事。俄罗斯在战场上能撑这么久,背后真正的靠山既不是伊朗,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7-19 11:28:33

乌克兰最近终于看明白一件事。俄罗斯在战场上能撑这么久,背后真正的靠山既不是伊朗,也不是朝鲜,而是中国。更让人意外的是,中国的一句“绝不送军援”,比送十万吨军火还值钱。 更让人意外的是中国一句“绝不送军援”,效果比送十万吨军火还厉害。 这场冲突打到现在,北约也终于看清一个事实:中国既没给俄罗斯递枪递炮,也没加入任何军事集团,却始终稳稳站在局外人的战略高地上,让美国最忌惮。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本想通过制裁让俄罗斯难以为继,没想到反制效果先落在自己头上。 德国电厂因为能源断供直接停产,法国民众为翻倍的电费买单,俄罗斯却借中国的东风签下多条天然气协议,与伊朗的石油合作也在快速落地。 西方想从能源下手卡俄罗斯的脖子,却间接帮其在东方打通了新渠道。 军工和科技领域的合作更加微妙。 禁令让俄罗斯很难在全球采购所谓“关键芯片”,但中国绕道东南亚,把零部件转了一圈又回到俄罗斯手里。 无人机战场频繁亮相,其中不少技术和配件都来自中国,这种“软合作”虽然没有直接参战来得显眼,却实实在在让俄方后勤不断线、武器补给不掉链,持续作战成了可能。 被赶出SWIFT之后,俄罗斯掉头拥抱人民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成了救生圈,如今俄贸易结算货币三分之一变成人民币,中俄每年的贸易额也一路涨上去了。 两国货币互换、绕开美元体系,关系肉眼可见的紧密起来,粮食运输同样讲究周全。 俄罗斯小麦绕道中国再出口到中东,避开了西方把控的传统航运路线,再加上一带一路带来的边境通道,俄罗斯并没有被封死。 至于高端武器需要的稀土,全球九成本就在中国加工,制裁改不了这些现实。 就连联合国的投票,中国的一票也让不少西方对俄提案搁浅,虽然嘴上喊着劝和促谈,实际上中国左右逢源——既不让俄罗斯被掏空,也不会轻易和欧美撕破脸。 一边当“能源客户”,一边接住欧洲新能源合作的橄榄枝,如鱼得水, 北约最近查完发现,中国手里一共有7张牌,随时可以卡住它们的脖子。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在本月初,为了在北约内部推动国防产业复苏,32个北约成员国联合发布了一份报告,列出了“盟军国防工业必不可少的12种关键原材料”。 这12种材料中,中国在7种材料的出口供应上掌握着垄断优势, 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镓这种金属,中国的镓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8%。 美国是这种金属的主要进口国, 然而中国的一纸管制公告,大幅减少了美国镓采购量。加上镓这种元素是电解铝产业的副产物,美国没有相应的战略储备。 导致五角大楼被迫与加拿大企业签署回收协议,希望通过回收电子废品的方式,以提炼其中的镓,缓解“镓危机”。 同理,公告中提到的另一种金属锗,中国的产量也占全球60%。这种金属主要用于生产夜视仪、红外热成像仪、激光瞄准器等设备,管制后相关产品价格明显上涨,大幅增加了美军的设备采购成本。 钛合金方面,中国在钛产业链中掌握着加工市场,钛材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64%。波音、空客等知名飞机制造企业,都是中国钛材的主要用户。 美国的稀土储量固然很高,但他们没有相应规模的稀土精炼产业,而中国能够在稀土领域掌握绝对优势,就是因为既有世界第一的储量、也有世界第一的精炼能力,掌控约全球3/4的稀土生产。 美国年年谈要复兴本国稀土产业,结果现在还是需要拉粗矿到中国精炼。 这意味着如果中国与北约交恶,那么缺乏本土工业产业链的北约,不光要被中国卡7种原材料供应的脖子,另外5种材料的生产也会出现问题。 毕竟一种材料从粗矿变成产品,期间要经历各个环节处理,只有中国的全产业链体系能够实现一条龙服务。 中国不是掌握了7种关键材料的生产供应,而是掌握了工业生产本身,其他国家在进行工业生产时,就是想绕开中国,也不可避免地会在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中,与中国产生交集。 中国的出口管制公告说到底就是一种警告,告诫美国不要天天想着用中国出口的东西,反过来和中国搞军事对抗。 反之当中国的耐心达到极限时,对美国的反制,也不会局限在几份简单的进出口管制公告。 中国的中立立场在联合国的投票中也有所体现,在涉乌决议中,中国多次弃权,既不直接支持俄罗斯,也不附和西方。 这种立场既彰显了中国爱好和平、秉持中立的国际形象,契合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倡议,也维护了中国在经贸领域的实际利益,得以同美西方与俄罗斯这两个对立方面同时开展正常的经贸关系。 因此从理论逻辑上说,俄乌战争应该显著强化中国的战略回旋余地,而不是越来越走入困境。 如今的乌克兰终于明白,俄罗斯能撑到现在绝不是靠孤身硬扛,而是因为背后有条“中俄线”一直连着。 从能源、芯片到钱粮,这已经成了系统化的支援模式,换句话说,比派兵更见实效。 北约如果想升级行动,首先得盘算如何应对中国这层保障,而中国正以其独特的战略智慧,在这场全球博弈中稳稳占据着主动权。

0 阅读:0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