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要先下手为强。
近日,立陶宛前总理库比留斯强烈公开呼吁整个欧洲盟友,美国既然反复无常并不可信,而现在的情况是俄罗斯正在与乌克兰刺刀见红。
咱就说这欧洲啊,嘴上喊着团结,实际各打各的算盘。
德国那头呢?满脑子就想着北溪管道啥时候能恢复供气,毕竟冬天快到了,工厂得开工,老百姓得取暖,这事儿比啥战略都实在。
法国更逗,总统马克龙天天念叨“欧洲军”“战略自主”,可转头看军费预算,国防开支总卡在GDP2%的线儿上,说是要当老大,兜里钱没捂热乎呢。
波兰倒是个积极分子,口号喊得比谁都响,“援乌抗俄”喊得震天响,可自家军队啥情况?装备老旧不说,训练水平也参差不齐,前两年跟白俄罗斯边境闹事儿,士兵连防弹衣都不全,这哪是打仗的样儿?
再说说北约,平时演习跟演电影似的,战斗机编队飞得齐整,军舰在海面上排成排,可真到了要动刀枪的时候,保不齐就掉链子。
上回俄乌刚开打那会儿,北约给乌克兰的武器堆成山,可型号乱得跟菜市场似的——美国的“标枪”、英国的“星光”、德国的“铁拳”,每种导弹的操作手册都不一样,乌军士兵捧着英文说明书直挠头:“这玩意儿咋装弹啊?”更别说指挥系统了,德国将军说要这么打,法国军官偏要那么调,最后只能听美国的,可美国自己都不想下场,能指望他们有多靠谱?
欧洲这摊子事儿啊,就像咱农村老家十几户人家凑钱盖个戏台子。张三家说戏台子得雕龙画凤,李四家非说得装个大喇叭,王五家偷偷把木料往自家扛。商量了三月,戏台子没盖起来,倒先把账本儿撕了个稀碎。
现在俄乌在前线真刀真枪干,欧洲在后面跟着起哄,可真要让哪个国家出兵,德国说“我能源还没解决”,法国说“我军队得先换装备”,波兰说“我士兵还没训练好”——合着就剩嘴皮子硬。
更扎心的是,欧洲自己心里门儿清,可谁也不愿意先服软。德国不敢得罪俄罗斯,怕断气;法国不想当冤大头,怕花钱;波兰想刷存在感,可又怕引火烧身。就这么耗着,最后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油价涨、天然气贵、粮食涨价,钱包越来越瘪,可战争还在那儿僵着。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欧洲要是真想团结,就得先把自家那些小九九收一收。德国把北溪的事儿放一放,法国把“当老大”的瘾少犯点儿,波兰把军队先整利索了,大家坐下来好好商量咋应对危机,别老盯着美国当“救世主”。毕竟,美国人的算盘珠子响得比谁都清楚,人家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哪有欧洲的啥前途?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