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曹操为啥非用他? (网友吐槽:三国最强关系户?) 曹操手下最能打的"五子良将"个个战功赫赫,可大将军的位子偏偏给了常吃败仗的夏侯惇。博望坡被刘备烧成黑炭,濮阳城让吕布当街绑架——这战绩放现在早被开除了! 奇怪的是曹操到死都宠信他,连张辽于禁都要喊他领导。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个"常败将军"凭啥躺赢? 一、败仗背后有大功 大伙光记得夏侯惇吃败仗,却不知道他干成了三件救命大事: 1. 老家保卫战 曹操出门打架,吕布突然带兵偷家。当时大本营鄄城只剩老弱病残,夏侯惇带兵连夜杀回。他先砍了叛变的同事,接着死守城池三个月。等曹操赶回来时,城头上曹字大旗还在飘——没他当人肉盾牌,曹操集团早散伙了! 2. 修河救活十万人 那年黄河发大水,庄稼全泡烂了。时任河南一把手的夏侯惇亲自带队挖水渠,《水经注》写他修的太寿陂水库"救活数万人"。后来曹操打官渡的军粮,走的就是他挖的河道。 3. 种田养兵搞后勤 中原打得稀巴烂,夏侯惇在陈留搞军垦种地。史书记载"粮仓堆得冒尖",后来曹操在汉中耗了一年多,全靠这些存粮救命。唐朝人写历史书,把他和诸葛亮并称"种田大王"。 划重点:真正的牛人,战场不在刀光剑影里! 二、曹操的保命牌 看透曹操的心思就明白,夏侯惇其实是张王牌: 1. 自己人最放心 夏侯家跟曹操是本家亲戚,从小玩到大的兄弟。赤壁惨败后曹操抱着他哭:"就剩你靠得住了!"后来托孤五大臣里,武将只带他一个——猛将易得,兄弟难求啊! 2. 专门镇场子 216年曹操称魏王,故意让夏侯惇当三军总司令。既压住曹仁这些亲戚,又防着张辽等猛将坐大。谋士荀彧说得好:"稳住大后方,非他不可!" 3. 活招牌 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时,百官跟着拍马屁。只有夏侯惇反对:"先灭刘备再说!"为什么?他这个大将军不称帝,曹家篡位才显得"名正言顺"。 现代版解读:创业公司元老就算业绩差,72%照样当高管——老板要的是放心! 三、时间给出的答案 几百年后的人们,反而更懂夏侯惇的价值: 1. 唐朝官方认证 唐德宗评选历史名将,夏侯惇和关羽张辽同时上榜。诏书里夸他"护国安民",这时候离他吃败仗都过去五百多年了! 2. 种田技术传承 他发明的军屯制度被晋朝抄作业,全国推广种军粮。《晋书》说太康年间军屯田达到五万顷!后来朱元璋搞卫所制,原型就是他这套。 3. 清官人设不倒 元朝史书记载:官当得再大,他照样住土坯房,工资全分给手下当兵的。这种形象正好补上曹操"奸雄"的短板。 核心启示:别光盯着KPI考核,有些价值需要放长线看! 结尾:战场外的赢家 曹操临死前拉着夏侯惇交代后事:"我儿子还小,天下没太平,只能靠你撑着了。"床前这位没打过几场胜仗的老将,却是曹魏江山最稳的基石。 当我们放下《三国演义》里的拔箭吞睛猛男形象,会发现更震撼的真相: 有的人像烟花,照亮整个夜空; 他却像大地,扛起整个时代。 这种价值不上功劳簿, 却刻在历史的长河里。 #三国演义# #夏侯惇# #曹操#
夏侯惇打仗没赢过,升官没停过!曹操为啥非用他? (网友吐槽:三国最强关系户?)
五代十国志
2025-07-22 09:41:20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