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悲剧了!湖北武汉,一大妈因家人买了很多饮料,便将饮料当成水喝,每天最低为3瓶

拾九观人间 2025-09-17 11:44:26

这下悲剧了!湖北武汉,一大妈因家人买了很多饮料,便将饮料当成水喝,每天最低为3瓶,结果一段时间后,视线突然变得模糊,体重还下降很快,随后又有腹痛、腹泻等,家人急忙送她去医院检查,不料,却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酮症!   近两个月,67岁的陈婆婆每天都要拿起一瓶冰镇无糖可乐饮用,本来是孩子的孝心,却成为了“凶器”。   "每天三瓶,喝了两个月就看不清东西了。"   陈婆婆躺在长江航运总医院的病床上,手里还攥着那个熟悉的饮料瓶。   这位BMI达29的超重老人,退休后几乎"长"在沙发上,刷视频、打麻将成了日常,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几乎不挪动。   今年7月,儿子为让她"健康解渴",成箱购买了无糖可乐和0糖电解质饮料,从此白开水从她的生活中彻底消失。   最初只是看手机时屏幕边缘模糊,陈婆婆以为是老花眼加重,直到体重骤降5公斤,腹痛腹泻让她直不起腰,家人才把她送到社区医院。   血糖检测结果高得惊人,治疗一周不仅没好转,反而添了心悸和尿频的毛病。   9月8日转院时,医生发现她的空腹C-肽仅1.1ng/mL,低于正常下限。   胰岛素抵抗指数高达5.6,确诊为2型糖尿病酮症,还合并了尿路感染和低钾血症。   "问题就出在这些'无糖'饮料上。"   接诊医生龚程解释,虽然饮料不含蔗糖,但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代糖会欺骗大脑和胰腺分泌胰岛素,却没有实际葡萄糖可供分解,长期"空转"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更糟的是,这些甜味剂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调节血糖的短链脂肪酸,让本就因久坐受损的代谢系统雪上加霜。   经过一周停用所有甜味饮料、改喝白开水并配合药物治疗,陈婆婆的血糖才逐渐稳定,但胰岛功能的损伤已无法逆转。   无独有偶,一位身高1.65米的年轻女孩,被室友发现时呼吸深快,嘴里飘着淡淡的烂苹果味。   检查显示她的血糖高达26mmol/L,血酮值突破危急值。   而这个无糖尿病史的女孩,有个坚持了两年的习惯:每天至少一杯奶茶,最多时一天三杯。   她不是个例,近五年我们收治的酮症酸中毒患者中,18-30岁年轻人占比超40%,接诊医生无奈地表示。   询问病史得知,林晓宇为赶项目经常熬夜,奶茶成了她的"续命水",平均每天摄入的糖分超过世卫组织建议量的两倍。   这些高糖液体进入身体后,血糖像坐过山车般骤升骤降,胰岛细胞长期超负荷工作,最终彻底"罢工"。   林晓宇在ICU抢救了三天才脱离危险,醒来后第一句话就是:"再也不想闻到奶茶味了。"   东莞某电子厂的车间里,42岁的糖尿病患者王先生突然眼前一黑,摔倒在流水线旁。   送医检查发现,他的餐后血糖高达19.6mmol/L,左眼玻璃体积血严重,视力仅剩光感。   这个有着五年糖尿病史的中年男人,为了提神加班,近三个月把医生叮嘱的"多喝水"变成了"多喝功能饮料"。   "以为功能饮料能补充能量,没想到差点瞎了眼。"   王先生懊悔不已。他不知道,自己常喝的某款功能饮料每瓶含糖32克,远超每日25克的建议上限。   医生检查发现,他的眼底已经出现多处微血管瘤,这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典型表现,严重时可能导致失明。   这些案例都指向同一个凶手,被甜味饮料改变的代谢轨迹。   健康的秘诀其实很简单:把白开水喝对,把运动做好,把嘴巴管住。   毕竟,病从口入的古训,在饮料充斥的今天,有了更深刻的时代注解。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2025-09-15发布:无糖饮料当水喝,六旬婆婆患上糖尿病酮症

0 阅读:0
拾九观人间

拾九观人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