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当年吴三桂坐拥几十万大军,却常年消灭不了几千名土匪,每次当有比较认真的部下把土匪

当年吴三桂坐拥几十万大军,却常年消灭不了几千名土匪,每次当有比较认真的部下把土匪围起来准备消灭掉的时候,吴三桂就会出来让人放开一道口子,然后让土匪都跑出去。 吴三桂这人,出生在明朝万历四十年,辽宁锦州一个军人家庭里。老爸吴襄是军官,从小他就跟着练武,二十出头就进军营混。崇祯年间,他一步步爬上去,当上山海关总兵,那时候明朝已经摇摇欲坠,李自成农民军打到北京,崇祯上吊自杀。吴三桂本来想跟李自成谈条件,结果听说爱妾陈圆圆被抢,老爸也被收拾,他一气之下打开山海关大门,让清军入关。多尔衮带兵灭了李自成,吴三桂就得了平西伯的封号。从这儿开始,他的人生轨迹就变了,帮清军南下打南明,攻湖南、贵州、云南那些地方。 1661年,他追到缅甸,抓了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榔,在昆明绞死他。清廷一看功劳大,封他平西王,让他管西南军政,驻扎云南。这家伙在云南干了十几年,表面上听朝廷的,实际上把那儿当成自家地盘,扩军、收税、攒钱,军队从几万发展到几十万,装备齐全,分布在昆明周边和边境要塞。 清廷每年给他拨巨额军饷,白银几百万两,超过全国税额的一大块。他上报说西南不稳,匪徒到处闹事,需要钱养兵。历史书上说,他征收的重税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云南贵州的民众日子过得紧巴巴,很多农民逃荒当土匪。那些土匪大多是溃兵和穷人,武器差劲,人数也就几千,藏在山里抢点东西过活。 吴三桂的部队明明能轻松碾压,可就是拖着不彻底解决。部下有时认真点,设伏围住土匪,他总在关键时候下令放一条路,让人跑掉。为什么呢?因为土匪在,就有借口要军饷。清廷怕西南乱,钱粮就源源不断来。要是土匪没了,拨款停了,他的军队咋维持?历史记载显示,吴三桂在云南时期,军队开销巨大,每年从京城要的银子是天文数字,养着汉军、绿营兵,还招募当地少数民族兵。 那些土匪成了他的摇钱树,存在一天,朝廷的钱就多一天。他向部下解释,这比一次灭匪领赏靠谱多了,灭了等于杀鸡取卵。部下开始纳闷,后来也就懂了,跟着混好处。时间长了,土匪被骚扰得够呛,死伤不少,财物被抢光,很多自己散了。吴三桂的兵一看,金主没了,就从自家队伍里挑人假扮土匪,继续在乡村闹事,烧抢掠夺,然后官兵出面镇压,随便抓老百姓说是匪徒,当场杀掉。那些老百姓没机会辩解,就这么没了命。 历史上,吴三桂在云南的统治挺残酷,税重军多,地方动荡,百姓怨声载道。这套把戏维持了他的权势,军队越来越强,仓库满满当当。清廷起初信他的报告,年年批钱,后来康熙长大,开始疑心。三藩问题出来了,吴三桂和尚可喜、耿精忠那些藩王,权力太大,军饷占全国一半以上。 康熙十二年,朝廷下令撤藩,吴三桂一看自家地盘要没了,就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起兵反叛,自称周王,大元帅,恢复明朝衣冠,发檄文说反清复明。但他当年亲手杀永历帝,这事儿说不清,很多人不买账。叛军初期势头猛,几个月占了六省,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郑经那些人也响应,陕西、福建、广东、广西都乱了套。清军开始吃亏,北京人心慌,康熙帝赶紧稳住京城,抓了些闹事的。 吴三桂的部队有二十多万,精锐不少,从云南打到湖南,建国号大周,在衡阳称帝,改元昭武,封百官。但清军渐渐反击,图海平了察哈尔,又收复关中,杰书那些将领在浙江江西打败耿精忠。吴三桂没能北上,军队卡在相持阶段,内部也出问题,士兵疲惫,补给跟不上。 1678年,他在衡阳病死,六十七岁。孙子吴世璠接手,撑了三年,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三藩完蛋。清廷花八年时间平叛,全国十二省受影响,死伤无数,四川云南江西那些地方人口锐减,很多地方十室九空。 吴三桂不是啥正面人物,他降清杀明帝,叛乱又害百姓,历史上评价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