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蔡正元说:“有人说中国盟友少,如果和美国打起来,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会帮助美国,

蔡正元说:“有人说中国盟友少,如果和美国打起来,会有至少三十多个国家会帮助美国,而帮助中国的连三个都没有!” 这话一听像是在吐槽“朋友圈”太小,但蔡正元接下来的补刀让人细思极恐——他说,中国真正的四个铁杆盟友,是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 看似开玩笑,其实说得很实在,背后就是一个硬道理: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很多人喜欢拿“盟友数量”说事。美国那边,北约、五眼联盟、印太战略、G7……联盟一大串,全球超过100个国家或驻有美军,或签了联合演习协议。看起来人多势众,仿佛一声令下,全世界都来帮忙。 可真要打起来,这些“朋友”能不能真冲到前线?还得打个问号。 比如日本,2023年一项民调显示,超过七成民众反对卷入中美冲突。韩国也夹在中美之间左右为难。菲律宾政策像坐过山车,从亲中到亲美来回切换,但经济上又离不开中国市场。欧洲更不用说了,乌克兰危机一爆发,德国、法国叫苦连天,能源被卡脖子,对美国也生出一肚子怨气。 反观中国,自上世纪50年代就奉行不结盟政策,走的是独立自主的路线。这不是“没人要”,而是“不去求”。 中国的伙伴圈子不靠军事条约捆绑,而是靠合作平台维系。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到亚投行,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盟军”,但彼此之间有实打实的合作。 像俄罗斯,中俄是全面战略协作伙伴,经常搞联合军演,能源贸易也密切;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伙伴,中巴经济走廊投资上千亿,还卖JF-17战机;伊朗、朝鲜在关键时刻也都没有掉链子。这些关系没有“生死与共”的盟约,但也不是说散就散的酒肉关系。 至于蔡正元口中的“四大盟友”——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那就更扎实了。 陆军现役近百万,有99A坦克、PLZ-05火炮,山地高原都能打。海军三艘航母齐上阵,055万吨驱逐舰、093B核潜艇,远洋护航都已常态化。空军装备歼-20、运-20、轰-6K,台海方向巡航超千架次。火箭军更不用说,东风-41、东风-26都是压箱底的“杀手锏”。 2024年中国还举行了“联合利剑”军演,东部战区陆海空火箭军同步出动,模拟多方向封锁,精准打击。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也承认,中国军力过去十年大幅跃升,常规力量足以区域拒止,核武系统具备双重威慑力。 再看军费,中国2025年国防预算预计达到2300亿美元,重点投入量子通信、无人机群和航母编队等高科技领域。这种打法不靠人海战术,而是靠“科技树点满”,把基础打得扎扎实实。 所以,蔡正元那句“盟友只有四个”的说法,不是自嘲,而是提醒——别光看“朋友圈”人数,真打起来,靠得住的才叫朋友,能打的才是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