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力挺中国,特朗普太罕见   当地时间11月10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公开示好中国

力挺中国,特朗普太罕见   当地时间11月10日,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公开示好中国,面对主持人带有偏见的标签宣称:“他们不是法国人,是中国人。”特朗普当场反问:“你觉得法国人更好吗?”而当谈到日本首相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表态时,他直言:“很多盟友也不是美国的朋友。”     这场采访一开始就让人觉得火药味十足。主持人本想把话题引到针对中国的负面方向,可特朗普并没有顺着这个思路走,他的回应不仅把主持人预设的结论打破,还直接把矛头转向了法国。   按照他的说法,美国和法国之间问题不少,尤其是法国对美国技术产品征了高达百分之二十五的关税,他觉得很不公平。   这段话看似是在批评法国,其实也是在表达一个意思——别总是盯着中国,美国和别的国家也有不少矛盾。     很快,主持人抛出另一个话题,说可能会有几十万中国学生计划去美国读书,可美国大学根本接不下这么多人,还依赖中国学生的学费来赚钱。   特朗普的反应很干脆,否认自己说过任何针对中国学生的负面话。他不去附和那些带有偏见的说法,反而继续用法国的例子来说明,有些“不公平”并不是中国造成的,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也一样存在。     这种话题转换并非偶然。特朗普很清楚,如果一味在采访中把中国描绘成麻烦制造者,既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也无法赢得更多经济利益。   与中国的合作已经让美国获得了实际的好处,他本人显然也不愿在这个时候继续挑衅,通过拿法国“开刀”,他既转移了现场的矛盾焦点,也向外界释放出一个信号——中国并不是美国唯一需要防备的对象。     在谈到日本的时候,他的态度同样直接。他指出,日本首相关于台湾的言论是错误的,而且很多所谓的盟友并不是真正的朋友。   这句话背后传达的意思很清楚,美国不会因为“盟友”这层关系就放弃自身利益的优先权,如果这些盟友在关键问题上与美国立场不符,特朗普显然愿意公开叫板。     综合他在采访中的几次回应可以看出:第一,他有意避开对中国的负面评价,试图削弱美国国内长期存在的偏见。   第二,他强调中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希望其他国家不要轻举妄动去挑衅。   第三,他把批评重点放在法国、日本等国,而不是加剧与中国的对抗。   第四,从言语判断,他倾向在未来实施相对温和的对外政策,这对修复美国经济会更有帮助。     站在中国的角度看,这次公开“示好”确实罕见,特朗普曾多次在贸易、关税上与中国博弈,但现在他更愿意释放合作姿态,这并不是态度突然转变,而是现实利益在推动。   从经济到国际关系,美国已经到了必须重新调整政策的阶段,指责中国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自己处处树敌。在全球局势不稳的情况下,减少无意义的对抗,才是有利于自身的选择。

评论列表

感动
感动 1
2025-11-13 01:16
特朗普,既然打不过,那就客气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