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这种彻彻底底的谎言,说好听点叫传说,学术界早有定论是假的了,我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人相信。
有人可能有疑问,我最近连续发了多篇/条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是谎言的文章/视频,是不是跟山西有仇啊?其实不不是。前期我在研究现在的山东人跟先秦山东人到底是啥关系时,有网友就私信我说,山东人在历史上保持了基本稳定,受山西移民、游牧民族的影响极小,对网友的这种说法我也很怀疑,因为我从小周围很多人就说祖上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
顺藤摸瓜,我读了《明实录》、《洪洞县志》等历史资料,再加上顶级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以及基因图谱等,发现山西洪洞大槐树只是一个象征性的符号,并不是真实的事实,明朝初年山西移民是存在的,只是人数没那么多影响没那么大,而说山西洪洞向11省227县移民、全球两亿人出自山西洪洞,这种大槐树移民纯属谎言,学界早有公论,山西任何官方从来没这么说过。
反倒是好像是在1957年,具体时间记不太清了,当时洪洞县跟赵城县合并而成的洪赵县人民政府就发了个文,说那么多族谱说出自洪洞,但是我们洪洞不可能迁出去这么多人,言下之意大家别热脸贴冷屁股了。人家山西都在辟谣,我就不明白那些山东、河南、河北人为什么还这么热衷上杆子,哭错了祖坟还嘻嘻恬不知耻,我说“认贼作父”有点不厚道,意思是这么个意思。
今天继续驳斥洪洞大槐树移民,有网友上厕所“解手”这个说法,就是有大槐树移民来的。移民过程中,官兵防止老百姓逃跑,会把移民的手捆起来。当移民途中需要大小便时,就需要请官兵先把手解开,时间久了,“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称。这种说法在逻辑上能自洽,但是实际上说不过去,假如你跟官兵说解手,官兵是不是还得问你要干啥,是吃东西还是上厕所好,又或者挠痒啊,就会牵扯出很多废话来,要上厕所直接说上大便还是小便不就得了,屎都要拉裤兜子里了,还跟官爷说解手,不可能。
要说清楚“解手”跟所谓大槐树移民无关,其实很简单。大槐树移民压根儿就是传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解手”来历的说法也就不攻自破。退一步,有网友可能会说明初山西移民有关,当时山西向山东移民10-15万,山东当时有原住民500万,山西人占了山东人的不到5%,山西人说“解手”,山东人就跟着说“解手”了,不应该是山西人入乡俗随,跟着山东当地人的说法“上茅房”么?
再者,明朝初年的山西移民是被迫的还是自愿?真是被绑着去的吗?下面是山西师范大学仝建平教授根据《明实录》《明史》整理的明朝初年山西移民情况,共14条:




仝建平教授认为当时移民情况非常复杂,有政府组织的,又军转民屯田的,也有主动请求迁徙的。主动要求迁徙的和军转民屯田的就不用说了,这两种情况不会绑着手。那么官方组织的移民需要绑手么?首先移民选的都是无地或地少的贫民,每户给路费一百锭、口粮五斗,到了目的地每户分给50亩地,还给种子农具,免除田租赋税一年、三年、五年不等,这根民间传说移民血泪史完全不一样,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啊,就好比你是山西洪洞一个D丝,现在政府让你移民青岛,给你找了开滴滴的话,还免费给你配车,你说你愿不愿意来?
明朝初年的山西移民,跟民间传说、族谱里写的不一样,当时是一家一家一户一户迁移,不是只抽男丁,那些族谱上白纸黑字写着兄弟几个迁来的,都纯粹属于胡说八道了。当时的移民必然是拖家带口扶老携幼,所谓穷家值万贯,还要带上家什物件,有担担的有推车的,有牛车的肯定赶着牛车,说全绑着手跟蚂蚱一样串着,那得猴年马月才能走到目的地啊,也不符合事实。

这是洪洞大槐树景区实景演出的当时移民,也不见绑手的啊。
其实“解手”这个说法自古就有,“解”字有排解的意思,本身就有排泄大小便的含义。宋朝时期“解手”指处理事情,元代“解手”就从处理事情演变成处理生理了,相比于“净手”,“解手”更加含蓄,如《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中“叙了些寒温,魏生起身去解手”,这里的“解手”就已经是上厕所的意思。既然“解手”在元代就有上厕所的意思了,那肯定就跟大槐树移民没啥关系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