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政治和军事难平衡,波克罗夫斯克不行了,乌军战场形势不尽如人意

今天很多写乌的号突然“丝滑”过度,昨天还在猛吹乌将俄赶出波克罗夫斯克,今天突然说要失守了,不少号开始复制我过去几天的内容

今天很多写乌的号突然“丝滑”过度,昨天还在猛吹乌将俄赶出波克罗夫斯克,今天突然说要失守了,不少号开始复制我过去几天的内容和预判。(这些号建议你细品,还有粉丝是不是感到被愚弄)。

从10月28日起,我在每日战报中提到波克罗夫斯克局势不妙,过去10天,局势进一步恶化,也写过多篇文章强调波克罗夫斯克即使失守,不会导致乌克兰被摧毁,乌军需要保存更多兵力。

但很多人除了谩骂就是嘲讽,取关的算客气的,问候全家的比比皆是,人人都想听好消息,但任何人都不得不直面现实。

话语过于直白,过去3年多一直被限流,也被不少人不断抄袭,感谢一直关注的铁粉。

俄军经过近21个月的军事行动,以及5个月的空中封锁才进入波克罗夫斯克市区,这和以前在波克罗夫斯克外围打转不同。

如果乌军没有第一时间派出数个旅将俄军赶出去,让俄军不断渗透,单凭少量人员清剿,那么波克罗夫斯克失守只是时间问题。

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实施的是拖延战术,派出精锐部队守住关键补给线,尽可能拖延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的全面控制,尽最大可能给俄军造成损失。

波克罗夫斯克的坚守更多的是政治意义,泽连斯基11月4日视察波克罗夫斯克-多布罗皮利亚前线,除了提振士气,更多的是要前线继续坚守。

波克罗夫斯克失守,特朗普会加大对乌克兰的压力,而且一些欧盟成员国也会有不同说辞,这影响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和支持。

我仍然是一个坚定的乌克兰支持者,更认为应该客观向大家介绍战局,而不是通过谣言,造假,吹嘘一直在赢赢赢。

目前,乌军在战场的形势不尽如人意,这和缺乏人员有关,长达3年9个月的战争耗尽几乎所有人员,但乌克兰拒绝大规模征兵。

乌克兰的征兵最低年龄25岁,18-22岁自由出入,而俄罗斯已经动员现役和非现役预备役部队参战了,人力的差别太明显了。

波克罗夫斯克最新形势如何?

就连乌克兰媒体“欧洲新闻广场社(EuroMaidanPress)”称,俄军“鲁比孔”无人机部队正大量部署到波克罗夫斯克,试图用3公里的仅剩缺口困驻乌军。

大量乌克兰媒体都报道波克罗夫斯克局势,也有媒体和议员指责泽连斯基未能下令撤退。

11月6日,俄军抵达波克罗夫斯克的最西北点、最东北点和最北点。

特别是俄军渗透到北部地区,向东渗透到肉类加工厂的工业区,并且首次有一辆车辆进入波克罗夫斯克,这意味着俄军重型装备将很快进入波克罗夫斯克。

乌军425突击团在波克罗夫斯克市议会大厦的“插旗”行动显然是一次宣传活动,而不是反击(已经成功判断)。

我甚至不想和很多人争论布达诺夫指挥的11人机降到底是不是阵亡,是不是成功,除了视频验证,另一个原因是那个工业区从未被夺回。

波克罗夫斯克城内从来不是200-300名俄军渗透者,库皮扬斯克城内也不是只有60名俄军,泽连斯基那个职位只能那么说。

尽管很多人引用的地图稍有差异,但一个事实是俄军正从四面八方向波克罗夫斯克推进。

乌克兰要完全夺回波克罗夫斯克需要数个旅,即便部署数个旅,也不清楚是否会成功,通过大规模反攻来扭转局势已经不可能,乌克兰已经失去机会。

泽连斯基和乌军总参谋部不断声称要反击,一种是宣传,另一种就是掩护撤退。

俄军第2集团军已经控制波克罗夫斯克中央火车站、东部、北部和北部高层建筑区,出现俄军车辆,重型装备将很快现身。

俄军第51集团军对米尔诺赫拉德、罗登斯克发起攻击。

乌军面临选择包括撤退以保存实力,或者在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赫拉德北部建立新的防线。

波克罗夫斯克不行了,比预想的要快,如果继续坚守将代价不菲。如果俄军切断乌军撤退和补给线,乌军将不得不仓促撤退并遭受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库尔斯克最后阶段的损失。

Meduza的地图做不错,库皮扬斯克方向,乌军反击未取得预定效果,城内也不是泽连斯基所说的只有60名俄军渗透者。

增援的乌军兵力太少,未能实施成功反击,也未能切断俄军补给,即使乌军地面部队米哈伊洛·德拉帕特少将指挥反击也没有效果,因为乌军人数太少。

哈尔科夫方向,在停滞近一年后,俄军首次发动进攻,俄军第128摩步旅渡过沃夫恰河攻击河岸南侧的石油开采厂工业区,随后俄军攻占该厂和火车站,乌军第59旅被迫撤退到沃夫昌斯克南部的高层建筑区。

如今,沃夫昌斯克还在战斗,当初我首先报道俄军攻入哈尔科夫,被人骂俄苟,现在1年多过去,乌军仍未夺回这里。

乌军战场形势不尽如人意的最大原因是缺乏兵力,缺人的问题在俄罗斯动员现役和非现役预备役全部压上之后,愈发明显。

为什么认为波克罗夫斯克会失守,因为政治和军事很难平衡。

波克罗夫斯克失守更多的是心理打击,以及国际影响,而不是领土本身,因为波克罗夫斯克后面还有防线和物流转运点。

复盘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库尔斯克等战役,会发现惊人相似,很多人喜欢看情绪渲染的赢赢赢,却从未考虑直面现实,以及理解政治和军事很难平衡。

俄乌正在进行一场耐力消耗战,乌克兰不会输掉战争,也不会被摧毁,乌克兰要做的是保存实力,有人才有机会。

人人都想听好消息,讲客观的不多,那些咒骂我讲真话的人真的在意乌克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