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SC系列高举抗风大旗攻城略地,当LL系列以科技光环强势登场,而一个诞生于2004年的"老将"却依然昂立挺拔,默默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尤其在桂北地区,占比超过了29、广9,还较大规模地种植于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DH32-43,这个看似普通的数字组合,背后是年生长量3.6立方米/亩的硬核数据,更是20年沉淀的产业链生态。在桉树品种的竞技场上,这位实力“老将”正在演绎着不一样的生存哲学。

DH32-43品种档案:
尾巨桉无性系DH32-43,拉丁学名:Eucalypt.urophllaxEucalypt.grandis,由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通过人工杂交选育而成,母本为印度尼西亚尾叶桉,父本为澳大利亚巨桉。
2012年,经广西林木品种审(认)定委员会审定为优良无性系,登记编号:桂S-SC-EE-024-2012,是兼具速生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的全能型选手。

DH32-43标签一:速生丰产
该品种兼具父本和母本的优良特性,植后不用一年就可以成林,顶端优势突出,主干通直挺拔,林相整齐划一、自然整枝良好。在无性系对比试验中,表现良好,6.5年生蓄积量达到18.7立方米,每亩生长量达到2.88立方米/年。在多个区域试验中,每亩平均生长量2.06-2.73立方米/年,虽然在广西的评比中鲜有夺冠,但依然名列前茅。据多点测定,平均年生长量2-2.5立方米/亩,最高可达3.6立方米。
DH32-43标签二:适应性广
该品种有着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尤其耐寒性表现突出,能抵御短时零下3℃的低温天气,即使在极端天气下仍保持稳定存活率,因此其适种范围较广,无论是在肥沃的平原,还是在贫瘠的山地,东到贺州,西可达百色,南到北海,北可达桂林,都能茁壮成长。同时,该品种也通过广西周边区域的适应性验证,是广东、云南、四川、贵州等类似气候区造林的高效选择。

DH32-43标签三:抗逆性好
该品种有着良好的抗逆性能,对青枯病、焦枯病的稳定抗性始终如一,而抗枝瘿姬小蜂上更是表现优异,危害率低于5%。同时,该品种不挑地,耐瘠薄。在相同施肥条件下,其胸径生长量比普通品种高出18%,相当于每亩节省200元肥料成本。
DH32-43标签四:木材圆润
该品种植株干形通直,饱满圆润,纹理直,不开裂,木材基本密度520±20千克/立方米(5年生左右),比一般品种高。最为重要的是木材圆润度高,易于机械旋切,而且出材率超过85%,一级板获得率高,因此有着较好的加工利润。

站在极端天气常态化的时代路口,DH32-43给行业留下深刻启示:一个品种的持久生命力,从来不只是生长速度或抗风性能的单项竞赛,而是综合能力的实际表现。
当新品种还在为某个特性沾沾自喜时,老将早已构建起攻守兼备的生态体系。正如广西林科院专家评价的那样:DH32-43用20年时间,重新定义了桉树品种的价值标准。

显然,DH32-43“老将”不老,“壮志”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