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800亿龙头企业,在浦东设立研发总部!

近日,思摩尔集团全资子公司——传思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思生物”)研发总部在上海浦东新区金湾启城,正式落

近日,思摩尔集团全资子公司——传思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思生物”)研发总部在上海浦东新区金湾启城,正式落锤动工。

本次落地的传思生物研发总部,重点聚焦慢阻肺等效药药物研发。未来计划建设成为集基础研发、中试放大、临床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

对上海来说,全球生物医药龙头落子是意料之中。而本次研发总部的落地,为什么颇为引人瞩目?

01

思摩尔的新业务布局

第一个原因,在于项目主体的独特性。

本次项目的主角思摩尔集团成立于2009年,2020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全球领先的雾化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

目前,思摩尔以“雾化让生活更美好”为使命,主营业务涵盖雾化传输、雾化医疗和雾化美容三大领域,拥有FEELM、METEX等核心技术品牌。公司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1万件,在电子雾化的FEELM芯以及HNB的加热方案方向开辟自研专利。截至2024年,公司总资产达265.41亿元,全球雾化设备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今年Q3思摩尔集团营业收入为42亿元,创单季度的历史新高,同比+27.5%;经调整净利润为4.44亿元,同比+4.8%。2025年上半年,思摩尔集团研发投入7.23亿,占其收入的12%。

源于思摩尔集团年报

传思生物作为思摩尔旗下主攻医疗雾化的重要子公司,成立时间并不长。其于2025年7月成立,注册资金为200万美元,总部位于美国,是一家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传思生物已自主开发了多个专有的吸入技术平台,包括粉雾剂(DryPowderInhalers)、软雾剂(Soft-MistInhalers)和定量气雾剂(Metered-DoseInhalers)等。

从思摩尔到传思生物,整个故事要从2009年说起。

那一年,湖南的“前煤商”陈志平南下深圳,创立了电子烟企业——深圳麦克韦尔。

初期,麦克韦尔靠代工出口在市场站稳脚跟。2011年,开始与亿纬锂能合作,并于3年后得到该公司的战略投资。从此,麦克韦尔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后来更名为思摩尔。在电子烟领域,思摩尔是当之无愧的龙头。

然而在全球性的强监管下,思摩尔电子烟业务承受巨大压力。

于是,借助在雾化科技领域的产业积累,思摩尔开始布局“大雾化”市场的美容与医疗业务,并将2025年定为发展第二曲线的关键之年。

目前在雾化医疗市场,思摩尔已经具备完整的吸入药械产品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医学研究、临床实验及注册申报能力。

就在今年9月,传思生物宣布,其针对Breo®Ellipta®(哮喘/慢阻肺)的等效药申请(ANDA)已正式获得FDA受理。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该药的全球首个申报。若未来成功获批,传思生物将拥有180天的美国市场独占期。根据行业数据,Breo®Ellipta®2024年在美国销售额为20.2亿美元。

从电子烟跨界医疗,思摩尔正走出一条清晰的产业升级路径。

02

上海又一大健康产业集群

引人瞩目的第二个原因,则是项目落子地点的特殊性。

此次研发总部落地的“金湾启城”是上海金湾的首开项目,是金桥集团首个“大健康”产业研发制造生态总部。该项目位于金湾核心区,用地面积约6万平米,总建筑面积28万平米,聚焦“新材料及大健康”产业,致力于打造研发-实验-生产多维复合的特色产业园区。

纵观金桥发展历程,作为1990年获批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桥已从早期的“出口加工区”升级为“现代化产城融合示范区”,形成了汽车、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多元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金桥累计注册企业1.3万余家,累计引进外资250亿美元,4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金桥投资。

近年来,大健康产业被确立为金桥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园区已集聚美迪西、锐珂、联合塞尔、赛默飞世尔等国内外行业龙头,构建起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产业链条。

对于浦东新区而言,金桥这一大健康产业集群的崛起,颇具意义。

从空间布局来看,金桥位于浦东新区北部,张江“药谷”则位于中南部。这一北一南的布局,清晰地勾勒出浦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发展蓝图。金桥产业集群的崛起,精准填补了浦东北部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与研发环节的产业空白,与聚焦前沿基础研究、药物发现与早期临床的张江“药谷”形成了完美的错位发展与功能互补。

思摩尔集团副总裁董作同在致辞中表示,选择金桥是思摩尔集团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金桥雄厚的产业基础、优质的营商环境以及丰富的人才资源,是吸引其在此落地的关键。他表示,相信传思生物金湾研发生产基地将助力其打通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03

全球项目密集落子

传思生物研发中心的落地时间也颇为巧妙——恰逢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向万亿规模冲刺的关键节点。

“十四五”以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持续攀升,从2021年的7617.1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847.02亿元。10月14日,张江药谷产业生态全球推介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生物医药规模已达5005.66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万亿元。

聚焦到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主战场,目前,浦东新区集聚了40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全球前十药品头部企业中的9家、前十医疗器械头部企业全部在此布局,外资生物医药企业达750家,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生态。

近期,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的重大项目落地热潮持续升温,多家国内外企业加速在上海布局。10月20日,辉瑞研发开放创新中心在浦东揭幕;10月14日,百利天恒创始人朱义透露,公司计划在浦东设立全球0到1的创新研发中心……

上海生物医药全球化布局的成果可见一斑。

或许,思摩尔在上海布局其雾化医疗产业,也正是看中了上海生物医药全球化汇聚的大趋势。

从思摩尔的传思生物,到辉瑞、药明生物、莫德纳等国内外巨头,这些年一系列重大项目的落地,共同勾勒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欣欣向荣的图景。

随着这些项目在上海扎根生长,一个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崛起,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