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知名媒体《商业内幕》发布了一份颇具争议的“全球最差航母”评选结果,这份榜单从当时全球各国海军现役的42艘航母及准航母中,筛选出七艘他们认为“可靠性最低”的舰艇。
令人意外的是,中国海军刚刚服役六年的辽宁舰被置于该榜单的首位,这一结果一经公布,便在全球军事领域和舆论场引发了轩然大波,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
登上这份榜单的还有其他五国海军的舰艇,包括俄罗斯海军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泰国海军的“却克里·纳吕贝特”号轻型航母、美国海军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澳大利亚海军的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以及美国当时最先进的“杰拉尔德·R·福特”号核动力航母。
据该媒体披露,其评选核心指标主要围绕四个维度:动力系统在不同海况下的稳定表现、日常维护所需的工时与成本、执行任务前的准备周期长短,以及实际部署中任务目标的达成效率。

这份榜单之所以引发广泛争议,核心原因在于将辽宁舰列为“最差之首”的评判逻辑充满了明显的主观偏见,尤其是对辽宁舰的战略定位和实际价值缺乏基本认知。
美国媒体将辽宁舰排在首位的两大核心依据,一是其复杂的身世背景,二是所采用的动力系统类型。
辽宁舰的前身是苏联时期设计建造的“瓦良格”号航母,该舰于1988年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完成船体下水,原本计划作为苏联海军“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姊妹舰,共同构成苏联远洋海军的核心力量。
然而1991年苏联解体的历史巨变,让这艘仅完成68%建造进度的航母戛然停工,随后被划归乌克兰所有,由于乌克兰无力承担后续建造费用,这艘巨舰只能静静地停泊在船厂码头,在黑海的风雨侵蚀中逐渐锈蚀。
1998年,一家中国企业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从乌克兰购入这艘废弃航母,当时对外宣称的用途是将其改造为海上旅游观光平台和赌场,这一说法成功规避了当时复杂的国际政治阻力。
2002年3月,历经波折的“瓦良格”号在拖船的牵引下抵达中国大连港,随后便进入了为期七年的全面改造和续建阶段,2012年9月25日,这艘承载着中国航母梦想的巨舰正式交付海军,命名为“辽宁舰”,中国海军从此迈入航母时代。
美国媒体在评价中着重强调,辽宁舰采用的蒸汽轮机动力系统属于“过时技术”,不仅出海前需要漫长的蒸汽储备时间,还频繁出现类似俄罗斯同型舰的故障问题,包括蒸汽管道泄漏、电力系统不稳定等。

客观而言,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确实存在诸多可靠性问题,2018年该舰在摩尔曼斯克船厂进行维修时,甚至发生了干船坞坍塌导致起重机砸中甲板的严重事故,进一步印证了其维护体系的混乱。
但辽宁舰与“库兹涅佐夫”号有着本质区别,中国海军从改造之初就明确了其“科研试验和训练平台”的核心定位,首要任务是攻克航母设计、建造、运维以及舰载机起降等一系列从无到有的关键技术,为后续国产航母发展积累经验。
这种战略定位下的辽宁舰,其价值本就不应单纯用常规作战舰艇的可靠性指标来衡量,而美国媒体刻意忽略这一核心前提的评判,显然缺乏基本的专业性。
辽宁舰的实际表现很快就打破了美国媒体的偏见。
在正式服役仅14个月后,也就是2013年11月,辽宁舰便率领由20艘驱护舰、补给舰组成的庞大编队奔赴南海,开展了为期47天的跨区海上演练。
此次演练创造了西太平洋地区除美国海军外的最大规模海上集结纪录,在演练期间,中国海军首次完成了航母编队的协同作战训练、舰载机多批次连续起降、远洋综合保障等一系列高难度科目,为后续航母作战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商业内幕》在撰写榜单时,对这一足以证明辽宁舰训练价值的关键事件只字未提,反而死死抓住“苏联血统”和“蒸汽动力”这两个标签大做文章,对中国海军的技术突破和训练成果视而不见。
从核心性能指标来看,辽宁舰标准排水量5.5万吨,满载排水量超过6万吨,采用滑跃甲板设计,搭载歼-15重型舰载战斗机,这种配置在常规动力航母中属于主流水平。

更重要的是,自2012年服役以来,中国海军通过持续的技术升级和流程优化,已将辽宁舰的出海准备时间缩短了近40%,如今其快速反应能力已能与部分西方先进常规航母相媲美。
反观榜单上的其他舰艇,其问题远比辽宁舰严重得多。
泰国的“却克里·纳吕贝特”号自1997年服役以来,由于泰国经济衰退和维护成本过高,常年停泊在港口内,每年实际出海时间不足30天,几乎沦为“皇家游艇”,执行任务次数屈指可数。
美国海军的黄蜂级两栖攻击舰虽然具备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能力,但该级舰的推进系统存在先天性设计缺陷,仅2017年就有3艘舰因推进系统故障被迫返港维修。
澳大利亚的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问题同样突出,2017年在与美国海军的联合演习中,该舰甲板因结构强度不足出现明显振动,导致舰载直升机无法正常起降,被迫提前退出演习。
而美国的“福特”号航母问题更为严重,2017年正式下水后,其核心的电磁弹射系统在2018年的测试中故障频发,平均每400次弹射就会出现一次严重故障,远未达到设计要求的4000次无故障标准。
这些舰艇的问题均已直接影响其作战能力,而辽宁舰所谓的“问题”,更多是美国媒体对其训练舰定位的刻意忽视。
辽宁舰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中国海军培养了第一批航母指挥人才、舰载机飞行员和运维保障团队,仅用五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海军需要十年才能完成的人才培养任务,为后续国产航母的快速发展铺平了道路。
随着训练的深入,辽宁舰的实战能力也在不断提升,2016年12月,辽宁舰编队首次穿越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完成了远洋部署的关键突破;2018年4月,辽宁舰作为核心舰艇参与南海大阅兵,接受了实战化检验。
到2019年,服役仅七年的辽宁舰已完成从训练舰到作战舰的转型,具备了遂行远海作战任务的能力,这一跨越式发展速度,彻底暴露了美国媒体那份榜单的短视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