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华为工程师吕晓峰,乘飞机去突尼斯,就在飞机起飞1分钟发动机出现故障,撞

小史论过去 2024-02-10 23:48:38

2002年华为工程师吕晓峰,乘飞机去突尼斯,就在飞机起飞1分钟发动机出现故障,撞到丘陵上,飞机摔成两半。 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媚,穿过华为总部的大窗户,洒在了那些忙碌身影上。2004年的这个春日,华为公司内部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技术交流分享会。当议题转向公司的全球业务时,场内的气氛突然变得凝重起来。创始人任正非,一个平日里言语不多、思绪深邃的人,忽然提起了两年前的一件往事,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幽默,但更多的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要不是当时有事耽搓了,断成两半的就可能是我了。” 这句话引起了一阵沉思。两年前的2002年,对于华为来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华为还是一家充满活力、正在高速成长的科技企业,急于在全球市场上展示其实力。为了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任正非计划首次出访突尼斯,亲自为华为在北非的业务拓展铺路。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关键时刻开玩笑。出发前一天,任正非接到了一个关于企业内部的紧急项目,不得不推迟了他的行程。而华为的资深工程师吕晓峰,则按照原计划提前出发,去突尼斯先行踩点,为任正非的访问做准备。 毛天华在突尼斯机场的等候室里焦急地踱步,不时地望向飞机降落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对即将到来的同事吕晓峰的期待。他和吕晓峰虽然工作在不同的部门,但在华为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像是战友,共同面对着企业的挑战与机遇。毛天华手中紧握着的手机突然响起,一条新闻推送打断了他的思绪——一架飞机在起飞后不久就坠毁在了临海的一座丘陵上,正是吕晓峰所乘坐的那一班。 那一刻,毛天华的心仿佛被重锤击中,他的手开始颤抖,眼前一片模糊。他急忙拨打吕晓峰的电话,但不断的提示音只是无情地增加了他的恐慌。心中充满了悲痛和自责,他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更早一些得知这个消息,或许还能有所作为。 就在这样绝望的时刻,毛天华的手机突然响了,显示的来电显示竟然是吕晓峰的号码。他几乎是本能地接起了电话,那头传来了吕晓峰虚弱但平静的声音:“天华,是我,晓峰。我...我还活着。” “晓峰!你没事吗?你在哪里?”毛天华的声音颤抖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我在飞机的残骸中,”吕晓峰的声音虽然微弱,却异常坚定,“我很幸运,被甩到了较为完整的机舱部分。除了一些擦伤,我没事。但这里还有一个小女孩,她很害怕。” 在那场灾难中,吕晓峰的行动几乎是本能的。当飞机撞击丘陵、机舱顷刻间变成了一片混乱时,他紧紧地抓住了前面的座椅,这一刻的决定成为了他幸存的关键。冲击过后,他快速地检查了自己的身体,确认除了几处擦伤外并无大碍。在四周的哭声和呼救声中,他听到了微弱的哭泣声,一名六岁的小女孩蜷缩在座椅下,惊恐不已。 吕晓峰走过去,轻轻地把她抱在怀里,用自己的外套将她裹好,尽力安慰她:“别怕,我会保护你,我们一定能够安全离开这里。”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尽管他自己也不确定救援会在何时到达。 然后,他用尽力气,在残骸中寻找可以通话的手机信号。当他终于联系到了救援队伍,并告诉他们自己的位置时,他知道,他们的生还希望大大增加了。 在电话这头,毛天华听到吕晓峰的汇报,心中既是震惊又是敬佩。他立刻告诉吕晓峰,会尽快通知救援队伍,并确保他们两人的安全。 得知吕晓峰平安无事,毛天华几乎说不出话来,激动的泪水模糊了视线。他立即安排人员接吕晓峰回来,为他换洗衣物、检查身体。尽管经历了这样的灾难,吕晓峰的勇气和坚韧却更加坚定了他投身工作的决心。第二天,他就重新投入到了工作中。 消息很快传到了华为总部,任正非得知吕晓峰幸存的消息后,不仅松了一口气,还立刻买来新西装,亲自将这位勇敢的工程师接回公司,并颁发了荣誉。他同时深刻意识到,公司必须提高员工出差的安全意识,并优化应急预案,以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这一次的事件,不仅是对华为的一次考验,也是对每一位华为人精神的一次锤炼。

0 阅读:250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