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反客为主”太狠了!就在外界盯着台海中线时,解放军和海警已经悄无声息地摸到了台军的“眼皮底下”。控制东引岛和乌丘屿周边水域,战略意图极为冷酷:这两个岛屿是台军伸向大陆的触角,上面布满了监听雷达和防空导弹。现在,海警把这片海“没收”了,等于直接戳瞎了对手的“预警眼睛”。东引岛和乌丘屿绝非普通的渔场,它们在军事地图上被标注为高价值的“情报前哨”,毕竟前者离福建连江也就50公里,后者更近,距莆田平海镇不过27.8公里,相当于抬头就能看见大陆的一切活动。台军早就把它们当成刺向大陆的“钉子”,尤其是东引岛,花的心思可不少,山体都被挖空了,5公里长的地下坑道四通八达,卡车都能开进去,连着指挥所、弹药库和火力点,还藏着16个“天弓-2”导弹发射井,射程能到140-160公里,号称能覆盖福州沿海的机场;反舰的“雄风-2”导弹藏在悬崖下,射程150公里,想封锁闽江口航道。山顶的雷达站更嚣张,装着AN/FPS-117雷达,探测距离远得很,台军觉得靠着这个能提前160公里预警,把解放军的舰机动向摸得一清二楚。而乌丘屿虽小,位置却掐着兴化湾、湄洲湾的出海口,二战时就是情报基地,现在也架着监控设备,跟金门、马祖凑成所谓的“包围之势”。说白了,这俩岛就是台军伸出来的“耳朵”和“眼睛”,想把侦察触角插进大陆腹地,当第一岛链的“哨兵”。可现在这“耳朵”要被堵上,“眼睛”也要被戳瞎了——海警直接把船开进了台当局划的所谓“禁限制水域”,还搞起了“综合执法演练”,这可不是之前金门那种温和的巡查,这次是东部战区的军舰军机在外围策应,军警协同升级,摆明了就是“贴身接管”。更妙的是航线路径,进东引岛从南侧走,进乌丘屿从北侧绕,还有切角、错位的航迹,意思很明确:这片海我们想来就来,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台军那点“封锁制海权”的妄想纯属自欺欺人。这种接管根本不是硬打硬拼,而是精准的“去功能化”绞杀。毕竟这俩岛就是“先天不足”,没淡水资源,吃的用的全靠台湾本岛运,东引岛每月就3-4个航次维持,之前马祖莒光乡才断了3周船班,商家就喊着菜烂了、没货补,民众都要自己跑腿去南竿补货。现在海警把周边海域控起来,以后台军的运补船过来,随时能依法临检,等于掐住了岛上驻军的“脖子”。再加上无人机全天候悬停,就像头顶装了“天眼”,之前南海巡航用的那种大疆经纬M300RTK无人机,航拍精度能到厘米级,巡航半径200海里,在这俩小岛周边飞一圈,岛上的雷达站、导弹阵地全暴露了。台军的雷达屏幕很快就要成“雪花屏”了,不是被干扰就是被遮挡,毕竟解放军的电子战能力早不是秘密,而他们的导弹阵地更惨,等于直接摆在了解放军的火控视野里。东引岛那些伪装成岩块的导弹发射井盖,在无人机和卫星眼里根本藏不住,更别说解放军还有超地幔层探测雷达,能把地下工事的坐标定到10米以内。之前“联合利剑-2024A”演习,13小时就完成了对包括这俩岛在内的关键节点封控,辽宁舰、轰-6K全来了,这哪是演习,就是展示“你的阵地我们看得一清二楚,想打随时能打”。最狠的是这招完全踩在规则上,用“执法权”覆盖了台当局的“管辖权”,把台当局逼进了无解的死局。开火?那就是打响第一枪,等于给了解放军“武力收台”的完美借口,台军没这个胆子;不开火?那就眼睁睁看着自己划的“水域”被一点点抹掉!之前台军把防线从“中线”退到“24海里线”,现在海警都快贴到岛边了,台海巡署除了远远监视、广播驱离,啥实质动作都没有,纯属装样子。这种“温水煮青蛙”比直接轰炸狠多了,轰炸是一下子炸烂,这种方式是慢慢耗,让岛上的军事资产变成“人质”——打也打不了,用也用不上,最后只能变成废铁。台军之前还吹嘘东引岛“不可能被两栖登陆”,工事能抗钻地弹,现在看来纯属笑话。海警这波操作根本不用登陆,光靠封锁和监控,就能让岛上的3000驻军“坐吃山空”,那些“天弓”“雄风”导弹再厉害,没补给没情报,就是一堆烧火棍。这还只是开始,之前“金门模式”成功了,现在就把这套迭代升级用到东引、乌丘,接下来很可能轮到马祖、澎湖,一步步压缩台军的活动空间。外界盯着中线吵翻天的时候,这边已经把“钉子”周围的土都挖松了,等台当局反应过来,这俩“情报前哨”早就成了没牙的老虎。这种战略定力和战术巧妙,比直接亮肌肉高明多了,既守住了不主动开战的底线,又实实在在掌握了主动权,台当局除了着急跳脚,连一点还手的办法都没有,这才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