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解放军
1979年,解放军一名走失的战士正在越南的农田里挖红薯,突然迎面冲过来七八名越军
1979年,解放军一名走失的战士正在越南的农田里挖红薯,突然迎面冲过来七八名越军,却并没有人向他开枪,这是为何?在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战士陈书利在越南农田里挖红薯充饥时,突然遭遇七八名越军。可越军不仅没开枪,反而放松警惕接过红薯。这究竟是为什么?当时,陈书利所在部队正执行穿插作战任务,越南山高林密、雾大路滑的复杂地形,让快速推进的部队不时出现战士掉队情况。作为侦察连战士,陈书利训练有素,具备过硬的野外生存能力。在与大部队失散后,他没有慌乱,反而冷静下来,依靠在部队学到的军事地形学知识,通过观察太阳方位和植物生长特征,精准判断出往北走就是祖国的方向。这,成了他突围归队的关键指引。热带丛林里危机四伏,随时可能遭遇越军巡逻队。陈书利特意选择隐蔽的小路北上。身上的干粮很快见了底,他只能靠野果和溪水勉强维持体力。幸运的是,在行进途中,他先后遇到三名同样与大部队失散的战友。这三人来自不同连队,都是在激烈战斗中与主力失联。四人汇合后,当即决定结伴而行。他们共享仅剩的粮食和弹药,轮流担任警戒。即便处境艰难,却始终士气高昂,坚信一定能找到部队、回到祖国。不久,他们在一处隐蔽山洞里发现了三名我军伤员。这些伤员在之前的战斗中负伤,为不拖累部队,主动留在山洞隐蔽,还把武器弹药全部交给路过的战友,只留下少量食物和药品。陈书利看着伤员们的困境,当即组织大家为伤员处理伤口,还耐心说服他们一起北上归队。毕竟越南地形复杂,越军熟悉环境,单独留在山洞迟早会有危险。就这样,七人组成临时战斗小组,当兵时间最长、经验最丰富的陈书利被推举为组长,带着两名行动不便的伤员,继续向北行进。当他们路过一处废弃院落时,意外发现一支二三十人的越军部队正朝这边靠近。陈书利当机立断,指挥大家利用院落里的水泥袋构筑简易防御工事。彼时,他们手中只有四支枪、二百多发子弹和不到十枚手榴弹,面对的却是装备精良的越军小队,实力悬殊极大。可陈书利沉着冷静,他深知“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道理,等到越军进入步枪射程,才大喊一声下令射击。战士们默契配合,精准的枪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越军应声倒地,后面的敌人慌忙卧倒。伤员们也没闲着,有的观察敌情,有的帮忙压子弹、换弹匣,在众人合力下,不仅打退越军进攻,还全歼了这股敌人,缴获不少武器弹药。战斗结束后,陈书利立刻意识到,枪声已经暴露了位置,越军肯定会派更多人搜寻,必须马上分散突围。七名战士互相敬了标准军礼,沿着不同方向继续北上。陈书利则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险的小路,虽然路难走,但能避开越军主要巡逻路线。长途跋涉让他双脚磨满水泡,饥渴难耐。当他路过一块红薯地时,实在撑不住,挖了几个生红薯充饥。生红薯又干又硬,可对饥肠辘辘的他来说,已是最好吃的食物。就在陈书利埋头啃红薯时,一块石头突然砸在他后背。转头一看,四名越军正朝他走来。陈书利刚想摸枪反击,却发现越军满脸调侃的神色。他瞬间反应过来,自己满身泥污,衣服也因行军变得破旧,越军竟把他当成了当地农民。陈书利急中生智,顺着对方的误解,装作老实巴交的样子,还递了几个红薯给越军。越军完全放松警惕,接过红薯就低头啃食。就在这时,陈书利迅速掏枪,果断开火,将四名越军全部击毙,随后缴获他们的武器,继续向北赶路。经过几天艰苦跋涉,陈书利终于安全归队,更让他欣慰的是,其他六名战友也陆续回到部队。经核实,这个临时组建的七人小组,在与大部队失散期间,共击毙越军36人,缴获多件武器。1979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陈书利“一级战斗英雄”和“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另外六名战士也分别立功受奖。他们的英勇事迹后来被编绘成连环画《威震峡谷七勇士》,成为鼓舞全军士气的生动教材。陈书利和战友们的经历,不仅展现了我军战士在极端困难下的英勇顽强,更体现了他们临危不乱的机智。从判断方向、组队互助,到构筑工事歼敌、伪装身份突围,每一步都离不开平时的训练积累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也印证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而我军历来重视战士综合素质培养,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野外生存技巧,都为战士们在复杂环境下完成任务、平安归队提供了坚实保障。他们的故事,至今仍在部队中传颂,成为一代又一代军人的精神榜样。主要信源:(中国军网——梦里又当兵-解放军报-中国军网、豆瓣读书——威震峡谷七勇士(豆瓣))
中国战舰起航下南洋,菲律宾被更加孤立了10月8号当天,解放军海军派出052D导
中国战舰起航下南洋,菲律宾被更加孤立了10月8号当天,解放军海军派出052D导弹驱逐舰银川号,071综合登陆舰井冈山号,056A护卫舰荆门号分别从三亚,湛江和香港出发前往马来西亚参加联合军事演习。这次演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我们和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整个东盟组织的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这样的活动会大大加强我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执法,地区局势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会大大加深东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而我国越是采取这样的做法,对于同样是东盟成员国的菲律宾来说,面对的孤立局面就愈发的严重,愈发的不合群。要知道在东盟成员国中,除了菲律宾之外,越南和马来西亚在南海方向上其实也和我国有矛盾和领土争端。但是,相比于菲律宾的上蹿下跳和频繁挑衅,这两个国家显然更渴望和中国进行和平交往,互利互惠。对于这样的做法,中国肯定是支持和欢迎的,会大力的进行推进的。而菲律宾现在却恰恰已经出现了无法融入东盟的实际做法。对于我国来说,这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
解放军数十舰机冲过海峡,美军顾问紧急撤离金门。既然公开台独了,那统一的时间也到了
解放军数十舰机冲过海峡,美军顾问紧急撤离金门。既然公开台独了,那统一的时间也到了!赖清德再次宣扬“两岸互不隶属”、“台湾地区不属于中国”,喊话特朗普“增兵台海”。拒统,倚美,媚日!螳臂当车,自不量力!全球通缉赖清德,依法惩处!
美军连射4枚洲际导弹第二天,解放军2艘全球最大无人潜艇部署南海,美军战略威慑可信
美军连射4枚洲际导弹第二天,解放军2艘全球最大无人潜艇部署南海,美军战略威慑可信度清零。中国一场大阅兵,让美国人如坐针毡。尤其那句“东风-5C打击范围覆盖全球”,14天后,美国就用实际行动回应了:中国导弹能打全球?那我们美军也得掏出点家伙事儿来让你看看。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这两款无人潜艇的出现,不光是装备上的突破,更打乱了美军在南海的布局节奏,之前靠洲际导弹营造的压迫感,一下就没了底气。先说说美军那4枚洲际导弹的来头。这次试射的是“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从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太空军基地发射,射程能覆盖全球,每枚导弹还能携带3个分导式核弹头,打击精度在120米以内。美军特意选在南海局势紧张的时候试射,还高调公布了发射画面,明眼人都知道是想通过展示核打击能力,给周边国家施压。可有意思的是,导弹刚落地,解放军的无人潜艇就有了动作,这种时间上的巧合,很难让人不联想到是针对性的回应。解放军这次部署的无人潜艇可不简单,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无人潜航器,长度超过15米,水下排水量达到500吨,比很多国家的小型有人潜艇还大。这款潜艇最大的特点是续航能力强,靠氢燃料电池驱动,水下续航能达到3000海里,还能在水下连续潜伏3个月不浮出水面,隐蔽性远超传统有人潜艇。更关键的是它的任务能力,既能携带声呐设备探测敌方潜艇,还能搭载鱼雷和反舰导弹,甚至可以布设水雷,单艇就能形成一个小型的水下作战单元。南海的地理环境正好能发挥这款无人潜艇的优势。南海海域平均水深1212米,部分海域深达5559米,复杂的海底地形给无人潜艇提供了很好的隐蔽条件。之前美军经常派“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在南海活动,靠着先进的静音技术神出鬼没,可现在有了这两款无人潜艇,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们可以在美军核潜艇常出没的航道上布设声呐阵列,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一旦发现目标就能实时回传数据,配合解放军的反潜机和驱逐舰,形成立体反潜网,美军潜艇再想偷偷摸摸进来,难度比以前大了不止一倍。美军自己也清楚这种无人装备的威胁。美国海军战争学院之前做过模拟推演,结果显示,一艘500吨级的大型无人潜艇,就能牵制2到3艘传统有人潜艇的行动,要是多艘协同作战,甚至能封锁一片海域。这次解放军一次性部署2艘,还可能配备了协同作战系统,能实现信息共享和战术配合,相当于在南海水下安了两个“移动警戒哨”,美军再想靠洲际导弹的威慑力来左右南海局势,显然没那么容易了。更让美军头疼的是,这款无人潜艇的成本还很低。有军事专家估算,一艘这样的无人潜艇造价大概在8000万美元左右,而美军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造价超过30亿美元,两者的成本差了37倍。这意味着解放军可以批量部署,用相对低的成本构建起大规模的水下无人作战体系,而美军要想应对,就得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财力,长期下来根本吃不消。之前美军还想用“分布式海上作战”概念来围堵中国,现在看来,解放军的无人装备反而先一步实现了“分布式水下作战”,把美军的威慑计划打乱了。从这次事件也能看出,现代战争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不再是单纯比谁的导弹射程远、威力大,而是看谁的装备更灵活、更智能、更适应复杂战场环境。美军连射洲际导弹,靠的还是传统的战略威慑思路,而解放军部署无人潜艇,走的是技术创新和战术突破的路子,两者一对比,美军的威慑可信度自然就降下来了。未来在南海,随着更多无人装备的部署,解放军的水下作战能力还会进一步提升,美军想维持之前的战略优势,恐怕得重新考虑自己的应对策略了。毕竟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战场上,光靠秀肌肉已经不管用,得有真正能应对复杂挑战的实力才行。若美军无法在突防技术、反导补强及盟国协调上取得突破,此类试射恐将止于“象征性表态”,真正的战略稳定,仍需回归到军控对话与危机管理机制的构建中。毕竟,当导弹尾焰照亮夜空时,照亮的不只是技术自信,更是大国理性的边界。信源:中华热点新闻
美国陆军部长在接受访谈时表示,面对解放军先进技术的快速迭代,他无法预测未
美国陆军部长在接受访谈时表示,面对解放军先进技术的快速迭代,他无法预测未来会怎么样。但他强调,解放军会因此在战斗中过度依赖他们的技术,比如说人工智能技术,但解放军能否像美军一样,训练出精锐的士兵。美军将依靠训练有素的士兵和指挥决策,来打赢战争。德里斯科尔的这番表态,首先建立在一个他并不否认的前提之上:中国军事技术的崛起。他感叹中国的实力“确实令人惊叹”,并承认中国在创新能力、高端人才培养以及专利数量上都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成就。他甚至点出,中国得益于其制度优势,能够着眼长远,进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战略布局,这恰恰是美国政治周期性更迭所带来的制度弱点。这种对竞争对手技术实力的公开承认,在美国高级军政官员中并不常见,它反映出中国近年来在军工领域的一系列突破,如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新型无人作战体系以及第六代战机的研发,已经对美军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压力。然而,德里斯科尔话锋一转,将讨论的焦点从硬件拉回到了“人”的层面。他推测,中国军队对技术的深度依赖,可能成为其在未来战场上的“阿喀琉斯之踵”。他设想了一种极端情况:一旦技术手段在冲突中被削弱甚至失效,比如卫星被击落、通讯被干扰,战争形态可能会倒退至依赖无线电甚至手势指挥的“原始状态”。在这种场景下,他坚信美军的“高素质士兵”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他乐观地表示:“当所有技术手段都失效,最终回归到地面士兵依靠指挥官意图作战的场景时,我们的士兵每次都能赢得这样的战斗。”这种将战争胜负最终押注于单兵素质和战斗意志的论调,标志着一种叙事上的转变。这种二元对立的视角,即“技术依赖”对阵“精锐士兵”,恰恰可能掩盖了现代军事变革最核心的本质:一场关于人、技术与作战理念如何深度融合的系统性革命。将“精锐”简单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单兵体能、射击精度与战术执行力,是工业时代战争思维的遗产。在智能化战争初露端倪的今天,“精锐”的内涵正发生深刻演变,它更侧重于士兵在复杂信息环境下的态势感知能力、与智能系统高效交互的能力,以及在算法辅助下的临机决断能力。未来的精锐士兵,需要能够自如地调用AI提供的战场预测,同时识别AI可能忽略的战场“迷雾”中的细微异常,并作出超越算法预设的创造性决策。德里斯科尔强调的“指挥决策”优势,在未来战场也将被重新定义。AI能够处理远超人类脑力的海量数据,提供近乎实时的态势分析和方案选项,但这并不意味着人的角色被边缘化。恰恰相反,最高层次的决策——尤其是涉及战略意图、道德判断、风险权衡的决策——愈发需要人类的智慧、直觉与价值观引导。未来的指挥决策,将是“硅基算力”与“碳基智慧”的深度融合。哪支军队能率先培育出这样一批精通人机协同、具备战略思维的指挥官和士兵,谁才能在未来的高维度对抗中占据主动。因此,德里斯科尔的言论,可以被看作是美国在面对技术追赶压力时,对其传统优势领域的一种重申和自信的展现。它也揭示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议题: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平衡对技术的依赖与对人的能力的根本性培养,是所有现代化军队都必须面对的挑战。战争的本质从未改变,但其形态和决胜的关键因素,正在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中国已向美国发出“对等部署”最后通牒:美军一天不撤出第一岛链,解放军的舰队,就将
中国已向美国发出“对等部署”最后通牒:美军一天不撤出第一岛链,解放军的舰队,就将在加勒比海,常态化巡航!北京已经把话说明白了:和平,必须是双向的;安全,必须是对等的。过去,我们总在自家门口看到别人的军舰。美国的航母,时常在台湾海峡、南海耀武扬威。他们称之为“航行自由”,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权利。第一岛链可不是地图上一条虚线,是美军实实在在的军事包围圈。日本境内就扎着5.4万美军,横须贺基地停着“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嘉手纳基地的F-22、F-35战机起飞半小时就能到台海,冲绳的1.8万海军陆战队拿着“海马斯”火箭炮,摆明了就是冲着咱们来的。韩国那边还有2.85万美军,平泽基地的“萨德”反导系统,把探测触角直接伸到了中国腹地。更过分的是菲律宾,美军现在能用9个他们的基地,巴拉望岛那个离南沙群岛才250公里,去年还部署了能打咱们东南沿海的“堤丰”导弹,这都快把炮架到家门口了。光驻军还不够,美军的侦察机跟赶集似的往南海窜。2025年8月一个月就来了58架次,比7月还多10架,上半年的侦察频次比去年同期涨了37%。这些飞机不是来观光的,是贴着咱们领海线收集情报,一年上千架次的骚扰,换谁能忍?今年5月更嚣张,美菲7架战机浩浩荡荡扑向黄岩岛,有B-1B轰炸机,还有先进的F-16,结果呢?咱们就派了两架歼16,缠斗50分钟硬是把他们驱离了。别以为是侥幸,歼16作战半径1850公里,比美军F-18远500多公里,载弹量12吨,挂着霹雳15导弹,性能摆在那,350多架这样的战机在南海等着,他们占不到便宜是必然的。美国总把自家门口当成禁区,却把咱们的周边当成自家后院。加勒比海那片海域,美国一直抱着“门罗主义”当圣旨,觉得谁都不能碰。可他们自己呢?今年9月刚往波多黎各派了5架F-35,8艘战舰带着1200枚导弹瞄准委内瑞拉,还借口缉毒打死11个船员,连证据都拿不出来。说白了就是把拉美当“私有财产”,资源要抢,政权要管,谁不服就动武,这霸权嘴脸藏都藏不住。现在咱们终于亮明态度:你能来我家门口,我就能去你后院。有人觉得解放军舰队去加勒比海是天方夜谭?看看9月那艘“瞭望一号”就知道了。这艘3万吨的“海上天眼”顶着六个雷达球,直接开到委内瑞拉港口,正好对着美国“三叉戟”导弹试验的航线。那导弹能携12枚核弹头,射程一万多公里,可咱们的船在公海合法观测,它飞哪一步都被看得清清楚楚。美国那艘同类测量船才9000吨,探测范围差远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哪是“围观”,就是实打实的“对等预警”——你能盯着我,我也能盯着你,别想再搞单方面透明。可能有人担心咱们实力不够?看看数据就放心了。解放军现在的远洋能力早不是十年前了,航母编队多次突破岛链训练,补给舰能支撑长时间远航,就像“瞭望一号”这样的特种船,能在海外港口停靠,能执行长时间任务,这都是常态化巡航的底气。反观美国,在第一岛链的部署看着吓人,其实漏洞不少。今年美菲军演,菲律宾的靶舰没等开打自己沉了,所谓的“联合舰队”在歼16面前根本占不到便宜,这说明他们的优势早没那么大了。“和平必须双向,安全必须对等”,这话不是喊给别人听的,是用事实砸出来的真理。过去咱们总想息事宁人,可换来了什么?美军基地越建越近,侦察机越来越密,导弹射程越来越远。现在不一样了,咱们有能力把舰队派到加勒比海,不是要学美国搞霸权,是要让他们明白:安全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想让自己踏实,就得让别人也踏实;想在别人家门口耀武扬威,就得接受别人在你后院转一转。国际社会都在看这场博弈,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美国的霸权这套早行不通了。拉美国家集体反对美国的“门罗主义”,连美国自己的盟友都知道不能跟着瞎闹。咱们提出“对等部署”,说到底是想逼美国坐下来谈,用实力换和平。要是美军真能撤出第一岛链,谁愿意费力气派舰队去远海?可他们一天不撤,咱们的回应就一天不会停。这事儿说白了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过去咱们没实力,只能忍气吞声;现在有了“瞭望一号”这样的重器,有了歼16这样的战机,有了能远航的舰队,就不能再任人拿捏。“对等部署”不是威胁,是对霸权的警告,是对和平的守护。啥时候美国想明白了,不再把军事基地建在别人家门口,那加勒比海自然风平浪静。在此之前,咱们的舰队随时能走,说到做到,绝不含糊。
中国已向美国发出“对等部署”最后通牒:美军一天不撤出第一岛链,解放军的舰队,就将
中国已向美国发出“对等部署”最后通牒:美军一天不撤出第一岛链,解放军的舰队,就将在加勒比海,常态化巡航!北京已经把话说明白了:和平,必须是双向的;安全,必须是对等的。这些年美军在日本、韩国、关岛砸了不少钱,又是建军事基地,又是派军舰常态化巡逻,嘴上天天喊着“保护亚太安全”,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就是把刀架在咱们家门口,想死死卡住中国的出海通道。可他们自己没算过一笔账—维持这些部署到底有多烧钱?美国国防部2024年的报告里写得一清二楚,一年就得花800多亿美元,而且这钱还在以每年12%的速度往上涨。但有意思的是,钱花得越来越多,效果却越来越差。咱们的东风导弹早就能覆盖这些基地,现在美军在第一岛链,早就没了以前“绝对安全”的底气。如今,中国一招“去加勒比海巡航”,直接戳中了美国的软肋。要知道,加勒比海可是美国实打实的“后院”,就像咱们家门口的南海一样,这么多年来,美国从来没允许过别的大国在这儿长期待着。而且这地方的航道太重要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液化天然气、五分之一的粮食,都得从这儿运过去,这么多年美国一直攥着这条航线的“控制权”,说一不二。要是解放军舰队真去了,等于美国的“后院门”被咱们推开了一道缝,他能不急得跳脚吗。最值得说的是,这事儿还牵出了一连串连锁反应,直接把美国逼到了两难的境地。以前美国总想着“东边压着中国,西边稳住后院”,两边都想抓,两边都不想放。可现在咱们把东边和西边的事儿绑在了一起—他要是还想在第一岛链加兵,就得从加勒比海调部队,那“后院”就空了,保不齐拉美那些国家就会趁机松动;可要是守着“后院”不挪窝,第一岛链的那些盟友,比如日本、韩国,就得慌了神,觉得美国靠不住,连自己都顾不上,还怎么保护他们?你看,现在美国是顾头不顾尾,彻底被架在那,动哪头都吃亏。其次,中国这步棋可不只是简单的军事动作,更是在跟美国算一笔“安全账”。这些年美国一直搞双重标准:自己在别人家门口耀武扬威,就叫“维护安全”;别人在他周边正常活动,就叫“威胁”;在亚太拉着盟友围堵咱们,在拉美又不准别的国家跟咱们好好合作。现在中国就用他自己的逻辑反击,这才叫公平,才叫对等。再看美国的反应,其实早就露怯了。之前他们还总嘴硬,说“第一岛链不可破”,结果中国一提要去加勒比海,美国官员赶紧出来喊话“反对对抗”,嘴上硬气,心里早就没底了。接下来就看美国怎么选了。是继续赖在第一岛链,眼睁睁看着解放军去“后院”转悠;还是撤兵认怂,丢了在亚太的面子。不管怎么选,美国都讨不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