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包头到钿子,头后究竟梳不梳燕尾?

紧捏服饰 2024-07-21 12:19:14
🌸先说结论🌸: 1.早期梳包头或戴钿子时,头后大概率是不梳燕尾的。 2.末期戴钿子,不梳燕尾,或梳扁燕尾(非影视剧中的样式)。 3.后人绘前人,出现的误差有可能会很大。 4.不同时期的重绘作品,会在一些细节上体现时代潮流的变化。 5.外销画可以是一些装束的佐证,但是不能成为依据的原始样本。 ❗因为之后会讲《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装束造型,所以得提前说清楚我本人对于一些造型的考据逻辑: 文字、图画、照片、实物至少需要两两相互佐证。 万事无绝对,我只说比较标准化或大多数的式样。❗ 🌸理论依据🌸: 🖼️康熙五十六年,为康熙六十大寿所绘制的长卷,其最初的刻版能非常清晰的看出旗人女子是包头,纹理都很细致,头后均无燕尾。 🖼️乾隆三十六年,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中,旗人女子普遍是头戴钿子,头后无燕尾。 🖼️嘉庆时期,重绘的康熙六旬万寿图里,旗人女子不再是包头,而是变成了钿子。有些女子头后出现了燕尾,与原刻版出现了很大差异。 🖼️外销画中有很多旗人头戴钿子,梳燕尾与否均有出现。重点:此类画作通常是使用模板范式,满汉常用同一发型且服饰多有错漏,准确性较低,不能当做标准来衡量。大部分外销画中的装束准确性:汉人女子便服>汉人女子礼服=旗人女子便服>旗人女子礼服。 📷清代老照片和视频中,可以看到旗人女子头戴钿子时未梳燕尾或者梳扁燕尾(非影视剧中的样式)。 📚根据清末鲍奉宽(1876年生人)的《旗人风俗概略》中所写“燕尾,起先施于高把头者,其样式小而不美。同治时,有内务府贵绅苏氏延某者,移用于两把头后,时人称为延苏家燕尾。”虽然与嘉庆朝相隔较远,但也从侧面反映出燕尾非旗人初始装束。 📚还有一些清代的风俗志中有对于钿子的描写,但是没有记载是否会搭配燕尾。 【下一篇笔记会具体说说,延禧攻略中的包头和钿子。】 碎碎念:我发现,这样发笔记,文字会写好多啊…真的会有人认真看么?

0 阅读:1

评论列表

有猫的人

有猫的人

2
2024-07-23 01:06

期待下一期

乌龙奶茶加份桃

乌龙奶茶加份桃

1
2024-07-23 00:40

图一包头怎么梳的,感觉很日常诶。

Amae

Amae

1
2024-07-23 01:23

有梳有不梳,我觉得可以梳燕尾。参考裕德龄转身的视频

紧捏服饰

紧捏服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