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被诸葛亮逼反的吗? 放眼整个蜀国i,只有两个人赏识魏延。只有一个人不对魏延有偏见。第一个赏识魏延的,叫刘备。汉中力排众议让他做汉中太守。第二个赏识魏延的,叫诸葛亮。不对魏延有偏见的,叫刘禅。在刘备称帝后,魏延被任命为镇北将军。然而,魏延与蜀汉丞相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却始终充满了摩擦。
魏延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确实是蜀汉历史上一个复杂而引人深思的议题。魏延作为一位出色的将领,勇猛善战,但他的个性和行事风格却与诸葛亮的治国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影响了两人的关系,也对蜀汉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魏延的才能早在刘备时期便得到了认可,刘备不仅力排众议让他担任汉中太守,还在多次战役中给予他重任,显示出对他的信任。然而,随着蜀汉的建立,诸葛亮作为丞相,开始主导国家的治理,魏延的个性与诸葛亮的治国方略之间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
诸葛亮崇尚的是稳重和谋略,他希望通过深思熟虑的策略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魏延则是一位性格刚烈、勇于冒险的将领,他渴望在战场上展现自己的才能,常常希望能够采取更为激进的军事行动。这种性格上的差异,使得两人在许多问题上难以达成共识。
在蜀汉的北伐过程中,魏延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他与诸葛亮的关系却依然紧张。诸葛亮在北伐中多次采取谨慎的策略,而魏延则常常提出更为激进的方案,这使得两人之间的摩擦不断升级。魏延感到自己的才能未被充分利用,而诸葛亮则认为魏延过于冲动,难以控制。这种互不理解的局面,最终导致了魏延的不满和对蜀汉统治的不信任。
在刘禅的统治下,魏延的处境愈发尴尬。刘禅作为蜀汉的皇帝,虽然没有对魏延表现出明显的偏见,但他对权臣的依赖使得魏延在朝中的地位并不稳固。面对诸葛亮的权威,魏延的声音常常被压制,这让他感到愈加孤立。历史上,魏延最终选择了反叛,这不仅是他个人选择的结果,更是蜀汉内部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
魏延的反叛并非单纯出于对诸葛亮的不满,而是对蜀汉统治结构和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在他看来,蜀汉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果断,而不是单纯的谋略和谨慎。魏延的悲剧在于,他并未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诉求,最终只能走上反叛的道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魏延的故事提醒我们,个体的才能与集体的治理之间,往往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如何在权力的游戏中找到平衡,既是古代帝王的课题,也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是否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理解彼此的立场,寻求合作的可能,而不是走向对立与冲突?
这不仅是魏延的故事,也是每一个在职场、家庭和社会中努力奋斗的人的故事。面对困境,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我们又该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期待你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或许我们能在交流中找到更多的启示。
赏识的标准就是剥夺实权,从汉中太守汉中督的掌握汉中军政一体,变成了有名无实的丞相府军师,剥夺了汉中军政掌控,最多再给点补贴荣誉加衔刺史将军。如果这叫赏识的话,那排挤是啥
不是,诸葛亮有资格赏识魏延吗?刘备称帝的时候魏延就力压张飞成为汉中太守,蜀汉军权第二的实权统帅。诸葛亮是丞相也没办法赏识魏延吧!
说魏延没有才干的,这就是胡扯了,魏延从荆州跟随刘备后是从基层干上去的,一步一步成为将军,屡立战功,这才是刘备把蜀国门户,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汉中交给魏延的原因,而大家都只关注子午谷奇谋,忽略了魏延的战功。魏延无论是忠心和能力,都是没得说,刘备识人用人的能力也不用质疑
酒罢问君三语
你能说出这句话就说明你对蜀汉朝廷不了解...一,魏延确实镇汉中,但是谁告诉你汉中军政就全归魏延了?中央都指挥不了你了?汉中守军成魏延私人部队了?想啥呢...二,诸葛亮为了北伐,很早且长期驻军汉中,汉中军政一把手就已经是诸葛亮,魏延算干嘛的?如果诸葛亮想排挤魏延,魏延直接哪凉快哪呆着去了.三,刘禅继位以后,诸葛亮开府治事,蜀汉军政中心早就已经从成都朝堂转移到汉中丞相府.魏延督汉中只是边境守将,进了丞相府才算是进入了蜀汉决策层,从边境守将直接到中央决策层,不是升官是什么? 你不会以为实权丞相府的司马不如汉中督吧?后来魏延又出任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妥妥的诸葛亮之下军方第一人,还不是提拔?三,诸葛亮在北伐战略方面跟魏延有一定冲突,但是不代表诸葛亮压制魏延,相反,魏延是在诸葛亮当政时期才到达人生巅峰.压制魏延什么的,典型的就是三国演义看多了.四,就魏延那性格,诸葛亮要想整魏延,压根都不用诸葛亮自己动手,蜀汉朝廷谁待见魏延?就魏延那人际关系跟性格,整不死你?没有关羽的老资格,却有关羽的臭毛病.谁惯着你了,你以为你是谁.
酒罢问君三语
易中天害人不浅...呵呵.来.荀彧,反对曹操称公.荀攸,支持曹操称王.我想问,这算什么?家族内讧吗?陈震跟李严是同乡.而恰恰就是陈震疯狂举报李严,这算什么?地方派内讧?你都内讧了,还怎么一个派系?东吴本地人,有些支持太子,有些支持鲁王,这算什么?江东集团集体内讧??哪本史料介绍了谁谁谁是什么什么地方派?派系确实有,但一直都是以利益诉求跟政治主张划分的,可从来不是以地域划分的,懂不?这是常识,明白吗?哪怕是同一个地方的人,他的追求都不一样,更何况一个省?能不能别意淫什么地方派了,真的,也就糊弄一下史盲.多读点正规书籍,少看几本易中天品三国.
体育老师
北伐得到充分发挥?一个领兵的大将不给他带兵,让他当个莫名其妙的中军师就是发挥?好不容易第六次北伐捞着个前锋,诸葛亮死了,还把军权给了和魏延有仇的杨仪。这就是你说的充分发挥?
力叔 回复 03-17 13:52
整个蜀国,就魏延真心伐魏,连诸葛亮临死,都不想再打了。
杜若璟瑜 回复 03-24 03:41
首先没有记载向朗没有参与,以向朗的身份,是完全有资格资历也完全满足的,向朗督过四县军政民事,当过牂牁太守,还是以步军校尉接任丞相长史。即使是向朗负责军需后勤补给,也应该坐镇诸葛亮身边而不是呆在汉中,第一次北伐可是至少三个郡六七个战场半个省的范围,向朗和诸葛亮一起才合理,由诸葛亮大营在分派各战场。而且从诸葛亮安排来说,打上圭的一定是南郡人,连南阳人都不可能,不然不可能用马谡在街亭,蜀汉这时候有能力的,像陈式在汉中大战的时候就已经指挥过万人了,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有出现陈式么,第一次北伐完全就是荆州人的北伐,做项目壮大力量,向朗作为三号人物出现在上圭战场不很正常,荆州人里除了向朗还有谁有资格。推测向朗在上圭有不合理的地方么。老说派系是意淫,那么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诸葛亮要用马谡在第一次北伐最关键的街亭。刘备没和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么,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用马谡,诸葛亮可以不用马谡么,能解释一下你的观点么,还有为什么不用陈式
用户10xxx23
以正合,以奇胜,诸葛亮主内,魏延主外应该是蜀汉最佳组合。可诸葛亮这个治国能手却总是奔波在战斗的现场,善出奇兵的魏延总是被逼练正步走,总是刘备走后蜀汉最奇葩的组合。诸葛亮劳碌十多年啥都没干成,自己还累得吐血而亡。然后发现没有诸葛亮的蜀汉活的更长。可惜一个奇才被PUA成了一个反贼,三国最不甘心的可能就是魏延了。
nomove 回复 03-22 00:38
傻不拉叽的不会真以为写个“奇谋”就真的无敌于天下了吧[捂脸哭]庞统够奇吧,奇谋一下子奇死了对手,再奇谋一下子奇死了自己。夷陵大战之后的季汉比官渡之后的袁氏情况危险几十倍,为啥季汉稳下来了?这是光说一句“主内”能搞得定的?靠法正?靠魏延?[并不简单][并不简单]
岁月无情 回复 03-21 21:58
奇兵制胜的条件是正面战场能对抗
护花使者
小编的认识是错误的。首先,魏延并没有反判,他只不过是被死对头杨仪以谋反为理由杀害而已。其次,他与丞相诸葛亮并没有大的摩擦。只是他的策略过于激进,对于缺兵少将的蜀汉政权,一生谨慎的诸葛亮不愿冒险造成太大的损失,不然蜀汉承受不住而已。而且魏延在军中排行第二,并未被孤立。只是他为人性情高傲,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罢了。
平淡是福 回复 04-23 20:28
杨仪是权臣,因伐魏失败班师时铸成大错,嫁祸魏延而因祸得功
云山夜雨 回复 04-23 14:50
囚费祎,烧毁粮道,逆战蜀军这些不叫反叛?魏延传记原文都记载众士兵都知曲在延而莫为用命,众叛亲离这还洗?
酒罢问君三语
我这么说吧,刘备阵营,论地位,除了关羽,其他所有人,压根就没法跟诸葛亮比.包括三无网文吹上天的法正,庞统,李严.哪怕是关羽,地位也要略低于诸葛亮.诸葛亮一直是刘备阵营的二号人物,其地位相当于曹操阵营的二号人物荀彧.诸葛亮虽然只是一个军师将军,但是诸葛亮署府事啊,你只要还是刘备阵营属官,诸葛亮就有权利管你.再看看刘备出任汉中王的劝进表文,除了马超地位特殊,前几个吉祥物,排名第一的就是诸葛亮,其次才是关羽,张飞.而法正,李严.倒数第一第二.魏延??连具名上表的资格都没有,一律称“等”.你跟我扯什么魏延地位比诸葛亮高,扯什么魏延力压张飞,地位第二...真的无语.开玩笑也不是这么开的.
坐望云起
魏延是刘备嫡糸,比孔明还近那种,是死于政治阴谋。法不责众,刘禅咬牙认了,但参与的主要人物如杨仪,马岱都没好结果!
用户10xxx92 回复 04-19 14:28
没有刘备,魏延的名字在史书可能就是一笔带过
坐望云起 回复 用户10xxx92 04-19 17:22
孔明不一样?
岁月无情
你从哪里看出来汉中太守在蜀汉军权第二?
用户42xxx57
为啥朝廷只相信杨仪,因为杨是丞相长史,朝中有人,而魏延是纯粹的武将,朝中无人帮说话。如果魏延朝中有人的话,那刘禅就会不安了
Alessandro del piero
魏延在蜀国地位应该仅在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之下,他应该是没有谋反,并坚定的在执行诸葛亮的北伐政策,是被地位仅次于他的两人为了上位,合谋搞下去的。
言ampgt_amplt车
作者还不是以演义作好借鉴评论魏延。他子午谷奇谋没被采纳,故而心生不满,在陈式违反军令时说了不满的话,让诸葛亮记住了他,这不也是演义的内容吗?
杀猪的汉子
太史公:延素有反骨,亮惜其才,仍重用之……
用户47xxx39
好象魏延没有造反,只不过想掌军权继续北伐。
用户10xxx70
诸葛一直对魏延有偏见,魏延刚杀太守降刘备的时候,诸葛就说他有反骨,要立马杀了他
用户71xxx92 回复 04-07 01:01
你是小说看多了?
坐望云起
这S要不你在蜀汉找出比关张魏更强的武将!别扯什么菜鸡赵云!
realplayreal
诸葛去世后蜀国就是垃圾国家,很难容下魏延这种人
暗影中的叹息 回复 03-21 08:19
对对对,一个前军师就成了军方第一人,历史靠你个人意淫吗?你这么牛怎么不去写史书给魏延正名?在这上窜下跳有什么用?
坐望云起 回复 暗影中的叹息 04-10 15:22
S帽,丞相司马,征西大将军,凉州刺史,县侯,假节!要不搜下这够不够当时军方第二
彼岸花开
魏延没造反!他只是要军权北伐!而且刘禅前期,诸葛亮为丞相总督内外诸事,李严好像是中护军督诸军事!但是李严获罪后,魏延就成了军中职位最高的人!
用户13xxx75 回复 03-20 18:19
在你看来通过不正当手段夺取军权不是造反?
倪组富
诸葛亮也不想在他的荆州派全面支配鼠国的体制内出一个刘备部曲出身的元从派异类魏延,但荆州派不争气啊,都是搞权谋在行的,愣是一个能打的也没有,推出个马谡败了,推出个向宠,一出门就被无名造反者干死了,只好捏着鼻子用魏延
小李子
诸葛先生在世的时候,人们都说他很厉害,但是也没有认为傲世独立天下第一。后来对照司马懿这样的顾命大臣,发现诸葛太伟大了!于是诸葛先生的地位越来越高!
用户13xxx75
还不是为了权利,不让干就不干呗,已经战功赫赫了就算做个田舍翁颐养天年也过的不错,非得争权夺利地最后落得满门抄斩。
根哥 回复 04-24 08:06
这是三国,不是大统一王朝,你躺平?等别国把你灭了?
真的假不了
在对待魏延这件事上,诸葛亮是很卑鄙
平平
诸葛亮是一个政治经济一把手搞军事平平常常
中雨
魏延不死,姜维怎么上
幽冥斧
这都不是事,最该死的是那罗大锤子,把魏延由头到尾都写成反贼。把刘备、诸葛亮、周瑜都写成小人,鲁肃是白痴?刘禅是白痴?没错,说的就是那演义小说🤮
天下尘
小编读过《三国志》吗?魏延什么时候反叛的?
用户71xxx92 回复 04-07 01:04
不听军令,烧毁撤退的栈道,攻击蜀军,蜀汉朝朝堂一致认为魏延反叛,被诛三族,难道不是历史记载吗?
有幸相遇恰好合拍
诸葛北伐揽权,魏延北伐报国立功![点赞][得瑟][得瑟][得瑟]
用户10xxx32
诸葛亮识人本领就是一头猪,要不是杨仪把诸葛亮饮食情况透露给司马懿的话都不会被耗死在五丈原,最后还给他当接班人
用户10xxx89
诸葛亮赏识魏延吗?诸葛亮临终前最后一次重要军事会议故意不让蜀国第一大将参加。正常吗?
用户10xxx90
刘备最虚伪,不救汉帝,只想自己当皇帝,连曹操都不如
用户95xxx95
你们拿一个并不存在的所谓“子午谷奇谋”就能判断一个人的才能了?更何况此人的这个计谋对手还是司马懿?后辈无知小子有何资格去评论前朝各代?
we2023
魏延这人最大问题是,老板要你去指定酒家招待客人,你觉得那家味道不好,把客人带去了另一家,吃是吃好了,你也有那个能让客人满意的能力,但老板不喜欢,就像当初子午谷奇谋一样,老板平生从不弄险,指不定出来就是吓唬吓唬,压根没想过占领长安,从而引发全面战争呢?当然这是三国之间的战略层面,你关注战术肯定没想这远。
那山哥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魏延是蜀国第一大将,诸葛亮死后这第一大将连自己的手下都指挥不动!说明什么,说明魏延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但是诸葛亮知道,也知道怎么才能让他能力最大化。
用户10xxx62
就是不拿百姓当人
天乙斗
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二爷眯眼观瞧:此小关羽也!
用户13xxx75
烧毁栈道攻击同僚,虽无反意却有反行。在古代这种必诛不然别人定会有样学样那就国家大乱了。
用户42xxx57
刘备之后,最能打的也只剩下魏延了,其它的都要差一个档次
梦醒时分
你的意思是刘备识人不明,把一个从部曲小头头提拔成牙门将军,再放到汉中太守独镇一方?魏延是以部曲身份跟随刘备入蜀,相当于亲兵,怎么独立作战?
一真一切真
立权、废立、出征。
南若妖
诸葛亮是典型的权臣,
吐槽星人
有能力有野心,没什么节操。
用户10xxx10
三国演义读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