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月19日,林语堂参加一个饭局,将长女独自留在房间,也正是这一次疏忽,

醉卧云端云端居 2025-04-30 19:19:38

1971年1月19日,林语堂参加一个饭局,将长女独自留在房间,也正是这一次疏忽,长女林如斯将自己吊在了屏风梁上。 林语堂这人,1895年出生在福建龙溪,也就是现在的龙海市。他那辈子可真不简单,早年跑去美国留学,拿了个博士学位,回来后搞文学创作,还教书育人。他的作品,像《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都带着点幽默劲儿,读起来挺接地气。他还翻译了《浮生六记》这样的经典,名声不光在国内响,连国外也认他这个才子。 再说林如斯,她是林语堂的大闺女,1919年在美国出生。小时候就聪明得不得了,七岁就在《西风》杂志上发文章,十六岁给老爸的《京华烟云》写了序,妥妥的天才少女。长得也好看,年轻时不少人盯着她瞧。可惜啊,这姑娘命不好,人生路走得磕磕绊绊。她结过两次婚,第一次是1943年跟汪凯熙订婚,没多久因为性格不合就散了;第二次嫁了个美国人叫狄克,结果还是没成。婚姻这事儿老不顺,后来还得了抑郁症,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1971年1月19日那天,林语堂76岁了,身体还硬朗得很。台湾的文化圈子弄了个饭局,说是要表彰他在文学上的贡献。他呢,也乐呵呵地去了。那天晚上,他跟一群老朋友聊文学,气氛热乎得不行,谁也没想到家里会出大事。 这边林如斯呢,当时52岁,一个人待在家里。她那时候已经饱受抑郁症折磨,俩婚姻都失败,生活早就没了盼头。林语堂出门吃饭,她就独自窝在房间里,心里估计翻江倒海。她可能想着自己小时候多风光,长大后却一团糟,再加上抑郁症的阴影压着,实在扛不住了。就在那天,她看着房间里的屏风梁,彻底崩溃,选择了把自己吊上去,结束了这痛苦的一生。 林语堂从饭局回来,看到女儿没了,人都傻了。他抱着林如斯的遗体,眼泪止不住地流,心里悔得不行。那一刻,这位文学大咖估计觉得自己啥成就都比不上女儿的命,可惜后悔也晚了。 林如斯走了,对林语堂的打击不是一般的大。他晚年老是一个人坐在书房,翻着林如斯的照片和她小时候写的东西,想着跟女儿一块儿的日子。他在《八十自述》里写:“我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挽救我的女儿。”这话听着真揪心,一个写出那么多幽默作品的人,心里却背着这么重的包袱。 不过,林语堂也没完全被悲伤压垮。他还是接着写东西,晚年还把《红楼梦》翻译成了英文,散文评论也没停过。他的才华全世界都认,可谁都知道,他心里那块伤疤是怎么也抹不平的。1976年,他81岁,在台湾去世。虽说人走了,但他的书、他的思想,还一直在流传。 林如斯的死,不光是林语堂的痛,也让人瞧见了一个才女怎么一步步被生活逼到绝路。她的才华没得说,可命运偏偏不给她好日子过。两次婚姻的失败,加上抑郁症的折磨,最后那天独自在家时的绝望,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事儿想想就让人叹气,才华再高,也敌不过内心的苦。 林语堂和林如斯的悲剧,真是个让人感慨的故事。一个是文学泰斗,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女儿,可命运愣是没给他们个圆满。 参考资料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中国台湾网 林语堂简介——央视国际

0 阅读:32
醉卧云端云端居

醉卧云端云端居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