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王范被连降十级,九年后,向中央写下217个字的绝命书,不久后吞枪自尽。信上写道:“我尽了最后的努力,洒尽最后的热血,以一死为党尽忠!” 王范自幼学习武艺,性格刚直,乐于助人。 1926年,年仅21岁的他,在中共地下党员王盈朝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王范的领导下,当地迅速发展起一批骨干青年。 一年后,蒋介石背叛革命,白色恐怖迅速蔓延至各地。 如东县爆发的农民武装起义虽声势浩大,却很快被镇压。 王盈朝在这场风暴中被通缉,不得已离开家乡,王范则毅然扛起旗帜,继续带领群众坚持斗争。 他组织新的武装队伍,与工农红军展开密切协作,并在一次行动中成功击毙当地恶霸吴省悟,缴获大量物资。 不久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开始严密搜捕王范所率的队伍。 面对敌军合围,他带领余部突围失败,只得跳河脱险,转移至上海寻找党组织。 为求生存,他考入英租界巡捕系统。 此时的上海正值租界统治,社会复杂,王范依靠多年习武的身手,顺利通过考核,成为一名租界巡捕。 在这个特殊身份掩护下,王范利用职务便利,多次暗中掩护爱国志士。 有一次,他在街头发现两名青年在散发抗日传单时遭日本宪兵抓捕,便毫不犹豫上前营救。 现场形成对峙,王范拔枪相向,引发上千民众围观声援,日本宪兵被迫撤退。 事件经媒体报道后,王范声名鹊起。 1931年,顾顺章叛变,地下组织受到严重打击。 王范开始向党组织提供精准情报。 经多次验证后,地下党确认其忠诚,将他正式纳入组织。 此后,王范情报网络逐步扩大。 在他提供的情报支持下,中央特科成功铲除了一名叛徒。 这起发生在妓院的暗杀行动轰动全城。 随后,王范被党组织任命为捕房党支部书记。 然而,1932年4月,他在执勤时被叛徒识破,旋即被捕。 在押期间,王范遭受中统特务严刑拷打,几度昏厥,却始终未吐露任何情报,最终被判十年重刑。 这期间,王范被安排做杂役,由于未戴脚镣,他能在各处自由出入。 一次清扫途中,他留意到一名狱友章阿昌。 他确认对方正是中共党组织成员张炽。 结识张炽后,他与其他地下党员重新取得联系。 此后他曾筹划越狱,甚至将衣物托付同志作别,但在分析失败风险后主动中止计划。 被捕入禁闭室后,他坚不吐实,最终未被定罪。 五年后,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王范被营救出狱。 他赴延安工作,屡破特务案件,赢得“锄奸模范”称号。 1938年,王范完成中央党校学习,调入延安保卫处。 彼时,延安作为党的中枢机关,国民党特务大批潜入,伪装成普通百姓混迹其中,查明身份极为困难。 王范仔细观察每个人的行为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他成功识别并抓获56名间谍。 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特地召见王范,询问其识别间谍的办法。 王范根据自己的判断指出,那些国民党特务虽受过训练,却无法像真正农民一样干农活,这一看似朴素的判断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屡试不爽。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在即,王范提前两个月带队潜入城中,执行清除潜伏特务的任务。 同年3月,毛泽东即将进入北平时,王范被指定为安全保障负责人。 他主动提出乘坐最前排车辆。 车队顺利抵达颐和园益寿堂后,王范短暂失联,引起李克农关注。 直到毛主席落座,王范才现身,手持鱼汤,身着炊事员围裙,原来他担心食品被动手脚,便亲自前往厨房监督。 进入和平年代后,王范被任命为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首任检察长。 他在任期间严审案件依据,多次纠正冤错,力主依法办案。 1956年,毛主席视察上海,主动询问并认出了这位曾在隐秘战线立下大功的干将。 1958年,全国整风反右运动进入高潮。 一份举报材料被递交到中南海。 毛泽东在审阅这份材料时,注意到王范。 王范在1958年运动中遭到严厉批判,并被降职下放至七一公社担任基层职务。 1962年,毛泽东再次过问,将他调回江苏任职,但数年后动荡时期爆发,王范再次遭受残酷打击。 在看见多名老同志惨遭陷害、遭批斗甚至被迫害致死之后,王范万念俱灰,写下绝命书,随后饮弹自尽。 1978年,中共江苏省委为其平反恢复名誉,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参考文献:[1]致蒋介石及国民革命军西北各将领书[J].统一论坛,1995(1):24-25
1958年,王范被连降十级,九年后,向中央写下217个字的绝命书,不久后吞枪自尽
陌上伊人笑
2025-05-01 16:20:4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