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预期美日谈判能取得重大突破,然而美国万万没料到日本竟会如此强硬!美日第二轮谈判结束后,日本直接戳中美国要害,甚至透露出与中国联手的意向!据美媒最新报道,美日之间的第二轮会谈最终不欢而散。为何此次会谈再度以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在于美日双方存在巨大分歧。
此次美日谈判彻底破裂,本质上是因为双方都在赌对方率先做出让步。美国认为日本作为“盟友”,即便不情愿也只能默默接受;但日本却意识到,若继续忍让,自身利益将被蚕食殆尽。
美国此次提出的条件堪称离谱。除了要求日本大量采购美国汽车和农产品,还企图让日本消除美日贸易逆差——这相当于迫使日本每年多购买7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数额比日本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还要高。更过分的是,美国还要求日本减少与中国的贸易往来,甚至隐晦暗示要将驻日美军的军费翻倍。这哪里是谈判,分明是要把日本变成经济殖民地。
日本此次态度强硬,背后存在三个关键因素。首先是历史教训过于惨痛。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日本被迫让日元升值50%,国内泡沫经济随之破灭,陷入了长达三十年的经济停滞期。如今美国又想重施故技,日本企业界强烈反对:“宁可破产也不愿再签新的广场协议!”
其次,日本手中握有筹码。作为美国国债的第二大持有国,日本持有1.1万亿美元的美债,近期已抛售200亿美元以施加压力。更为关键的是,日本半导体产业掌控着全球50%的高端材料产能,一旦断供,美国硅谷至少会陷入三个月的瘫痪状态。
最后,日本意识到依靠美国不如依靠自己。在美国加征24%的关税后,日本汽车出口大幅下滑,但凭借与中国签署的RCEP协议,2024年日本对华出口反而增长了17%。在成都举办的对日经贸对接会上,一下子推出173个合作项目,日本企业纷纷争抢签约。
最值得玩味的是日本的策略。谈判破裂后的第二天,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便公开表示:“美债是谈判的工具之一。”这句话表面上是说给美国听,实则是向中国传递信号。日本心里明白,仅凭自身抛售美债,对美国造成的压力有限,但如果能联合中国——中美合计持有1.9万亿美元美债,这将成为极具威慑力的金融武器。
更令人关注的是,日本近期在半导体领域与中国的合作明显升温。成都和东京刚刚签署了数字文创产业园协议,三菱商事甚至开始向中国供应高端光刻胶。这种经济合作向东方倾斜的趋势,让美国感到坐立难安。
当前的局势犹如一场激烈的牌局。美国凭借关税和驻军作为筹码,日本依靠持有的美债和半导体产业优势,而中国则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原以为能凭借盟友体系迫使日本屈服,却没料到日本已悄然开启“去美化”进程。
日本采取的以战促和策略,既试探了美国的底线,又向中国抛出合作的橄榄枝,更重要的是让全世界看到:美国的盟友体系,正因为现实利益的冲突而逐渐瓦解。此次谈判的破裂,或许将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当盟友们发现追随美国无法获取利益时,所谓的西方阵营,不过是一张虚幻的空头支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