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实际上已经结束。 三个关键标志: 1. 俄罗斯宣布实施72小时单方面停火。尽管未来或许会重启战事,但有了第一次停火,便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最终或许会演变成类似巴以冲突那样时打时停的态势。 2. 美国与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该协议的达成,是以乌克兰接受美国单方面受益的条件为前提。美国从中获取较大利益,乌克兰也能得到一定好处,那就是尽快从战争泥潭中脱身。当前,俄乌双方持续对峙消耗,这场战争如同放血,谁先耗尽资源谁就将陷入绝境。 双方都不愿拼到最后一刻,因而都在寻觅合适的契机结束冲突。乌克兰率先支撑不住,只能以这种牺牲自身利益的方式先行寻找台阶。 3. 战争激烈程度显著降低,乌克兰不再高调宣称要收复乌东四州。其不敢强行索要,根源在于自身实力不足。北约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也在不断减少,各方都已难以承受战争的消耗。
从中可获得四大启示: 1. 现代战争的模式再次发生变革,智能化战争的帷幕已然拉开。精确打击、分散式打击、瞬间集中打击成为新的作战形式,抵御小型、低速、低空且数量众多、精准度高的目标难度极大,传统的近程防空导弹难以应对无人机蜂群战术。大规模兵团作战或许将逐渐退出大规模战争的舞台,坦克、火炮、装甲部队的重要性将逐步降低。 2. 实践证明,精简陆军人数的做法存在错误。中美俄日印等大国都在持续观察,美国已率先做出调整,计划重新恢复陆军师的编制,事实表明“师改旅”并不适用于大规模战争。人始终是战争的主导因素,而非单纯依赖技术与装备。 3. 世界格局正朝着两极化方向发展,中美成为两大核心力量。代理人战争甚至波及到俄罗斯,这凸显出俄罗斯的综合地位已无法与冷战时期的苏联相提并论。 4. 在国际事务中,领土问题依旧是最为核心的要素,拥有领土就拥有一切,捍卫每一寸国土,这才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一个国家倘若连自身领土都无法守护,就难以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在这方面,中国曾有过深刻的惨痛经历,值得庆幸的是,如今我们已实现发展与突破。那些曾经失去的领土,终将逐步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