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驾驶着最先进的飞机向大陆投诚,却被后座飞行员察觉,危机一触即发,黄植诚说:“你要是不愿意跟我回大陆,那就跳伞吧。” 黄植诚1952年出生在台湾,家里是个不折不扣的空军世家。父亲是国民党空军的高级军官,二哥和姐夫也在空军里混得风生水起,母亲因为家族贡献还拿过不少地方表彰。这种环境从小就给黄植诚打下了深深的军事烙印。打小听着父亲讲空战故事,他对飞机和蓝天就有了种特别的感情。1970年,他考进空军学校,靠着扎实的成绩和拼命的训练,1973年顺利毕业,进了国民党空军。家里人都觉得他前途无量,毕竟这是个“天生吃这碗饭”的人。 接下来的几年,黄植诚在部队里表现得相当出色。五年时间,他攒下了2100小时的飞行经验,技术过硬到没话说。26岁那年,他晋升为少校,还当上了第五联队的飞行考核官。这在当时可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年轻有为,前途一片光明。可谁也没想到,这个表面上顺风顺水的家伙,心里却藏着另一番打算。 黄植诚的祖籍在广西横县,父母没少跟他提起老家的事儿。小时候听多了家乡的山水、乡亲,这些故事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长大后,他开始琢磨自己的根在哪里。台湾的生活虽然不错,但那种对大陆的向往却越来越强。父母那辈人常聊起过去,聊着聊着就带出几分遗憾和思念,这对他影响挺大。慢慢地,这种情感不再只是怀旧,而是变成了一种使命感。他开始问自己:我到底属于哪儿?我的未来该怎么走? 那个年代,两岸关系紧张得像拉满的弓弦。国民党这边宣传大陆如何如何不行,可黄植诚不是那种人云亦云的人。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大陆的情况,虽然信息不多,但他总觉得那边有种吸引力。加上他在部队里看到的一些东西,比如资源分配不均、内部派系斗争,他对台湾的体制也生出了点失望。这种想法在他心里发酵,越来越清晰,最后成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1981年8月8日,黄植诚的机会来了。那天他被安排考核中尉飞行员许秋麟,两人要驾驶一架F-5F双座战斗教练机从台北桃园机场起飞。这架飞机可是当时台湾最先进的家伙,性能优越,黄植诚对它熟得不能再熟。他坐前座操控,许秋麟坐后座观察。一切按计划进行,飞机升空后,黄植诚不动声色地调整航向,慢慢偏离了原定路线,直奔福建沿海飞去。 飞到一半,许秋麟发现不对劲了。航线明显偏了,他情绪一下子激动起来,问黄植诚到底想干啥。黄植诚也没藏着掖着,直接说自己要投奔大陆,还劝许秋麟跟他一起去。许秋麟一听就炸了,坚决不肯,还要求掉头回去。两人意见完全对不上,黄植诚一看劝不动,干脆决定让许秋麟跳伞。他把飞机飞到马祖东引岛上空,确认位置安全后,让许秋麟跳了下去。许秋麟走后,他继续往福州机场飞,还发出了投诚信号。上午9时28分,飞机稳稳降落在福州机场,黄植诚成功完成了他的计划。 黄植诚这一走,可不是小事儿。那架F-5F战斗机直接成了大陆空军的研究对象,技术资料对当时的大陆来说价值不小。1981年8月12日,福州军区给他开了个隆重的欢迎会,还发了65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这在当时绝对是笔巨款。之后,他在大陆空军单位干起了活儿,凭着自己的技术和经验,1988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95年又升到少将,当上了北京军区空军副参谋长。工作之外,他还参与了两岸交流的事儿,后来还当过全国政协委员。 退休后,黄植诚也没闲着。他开了个“两岸飞行学校”,想着为国家培养点飞行人才。这辈子,他从台湾飞到大陆,从军人变成推动两岸交流的人,经历不可谓不传奇。他的选择,不光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也多少反映了那个年代两岸关系的复杂性。
1981年,台湾飞行员黄植诚驾驶着最先进的飞机向大陆投诚,却被后座飞行员察觉,危
金乌西坠霞光灿
2025-05-06 19:26: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