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苏联违约,召回了在华科学家。临走时,一苏联专家悄悄告诫核研所:“你们

蜀山史道道 2025-05-11 15:57:22

1960年,苏联违约,召回了在华科学家。临走时,一苏联专家悄悄告诫核研所:“你们有王就够了,他是核武研究专家,即便我们离去也无妨。”

这个王其实就是王淦昌,这个名字虽然并不是多么的如雷贯耳,但是中国能够成功研发出核武器,他的付出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经历了艰难的战争时期之后,我们就意识到了,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不再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

也因此,核武器的制造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只要能研发出来,就算不用,也算是一种震慑,可以说,在发展起来之前,我们首先要有的,就是保护自己的实力。

在那之前,我们和苏联的关系其实还是很不错的,在很多事情上,苏联也是毫不吝啬的帮忙。

而且那时候苏联的工业发展的很不错,是工业大国,我们向来都是十分虚心请教的,为了能够更快的研究出核武器,请了不少苏联的专家到中国来进行核武器的研究。

但是感情这东西向来都是说不准的,尤其是国与国之间,一些小问题都有可能发展成大问题。

当时苏联和中国在政治上产生了分歧,更是在1960年的时候,果断召回了所有核武器专家,就连一张纸都不愿意留下。

核武器的研究顿时陷入了僵局,原本我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苏联这些专家一走,眼前顿时全黑了。

也是在这时侯,苏联的专家说出了一个名字,总算是又有了一个方向。

不过那时候王淦昌其实并不在国内,而是在苏联进行研究,当时的王淦昌已经是声名鹊起了,如果待在国外,无疑是会有更好的发展的。

不过这更好发展,在王淦昌看来完全就是不值一提,在得到国家的求助之后,更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回国。

王淦昌从小的时候就展现出自己的聪明,他出生在1904年,对于中国遭受到的苦难也是亲眼所见。

从那时候起,他就有了一个想法,想要改变这一切,在他学习的时候,老师的一句话更是直接为他指明了未来的方向。

老师说:“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一句话,就如迷雾中的一盏灯,成功破开了前方的黑暗。

王淦昌也定下了自己学习的方向,之后,他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在他毕业之后,就选择了到国外去留学。

因为在国外,他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能把更多的技术带回到中国。

而他在国外的时候就发现了,中国在核武器这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所以王淦昌在国外的时候也是着重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在回到国内后,他先后在山东大学以及浙江大担任物理系教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其中就有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李政道。

在他成功从苏联回到国内后,就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核武器的研究,为了隐瞒这个消息, 他化名为王京,十多年都没有再露面,也没有回家。

夜以继日的进行着研究,因为是保密项目,所以在王淦昌离开之前,并没有透露任何消息给家人,这一消失就是17年。

在他消失之前,也就是在1959年的时候,王淦昌在科研领域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更是发现了反西格玛负超子。

那个时候,许多人都在期待着王淦昌能够拿下一个诺贝尔奖,如果他没有隐退,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了。

但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放弃,在1964年的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也让中国终于有了保护自己的能力。

这其中少不了王淦昌的无私奉献,为了国家,他多次和诺贝尔奖错过,以至于许多人都对他的名字感到陌生。

但是他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却是什么奖项都比不了的,他为国家所做的一切,我们也都看在眼里,他就是我们中国的“核弹之父”、“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

0 阅读:45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