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隆美尔被希特勒处决时,他单独把15岁的儿子叫到身边,对他说:“15分

文山聊武器 2025-05-11 16:20:16

1944年,隆美尔被希特勒处决时,他单独把15岁的儿子叫到身边,对他说:“15分钟后我就去世了,希特勒说我叛国,如果我承认,我的罪行将被严格保密。你和你妈妈将能够获得全部抚恤金。为了你们,我必须饮下毒药。你要好好照顾妈妈继续活下去。”随后,隆美尔坦然接受了死亡。 隆美尔1891年11月15日出生在德国符腾堡州海登海姆,家里不算显赫,父亲是数学老师,母亲出身地方官员家庭。他18岁加入军队,1910年成为第124符腾堡步兵团的军官候补生,次年在但泽军官学校毕业,1912年晋升中尉。一战爆发后,他在西线作战,1917年在卡波雷托战役中大放异彩,带队俘虏9000名意军,拿下蓝马克斯勋章,战后晋升上尉。战间期,他留在缩减后的德国军队,1919年平息国内起义,靠谈判化解冲突,颇受好评。 1929年到1933年,他在德累斯顿步兵学校当教官,1935年起在波茨坦战争学院教书。1937年,他写了《步兵进攻》,总结一战经验,成了军校教材。同年,他短暂负责希特勒青年团的军事联络,但因理念不合被免职。不过,他在希特勒护卫营的表现让他得到元首赏识,1939年波兰战役中继续负责护卫。二战开始后,1940年他被任命为第7装甲师师长,带队在法国战役中横扫敌军,赢得“幽灵师”的名号。 1941年,他被派往北非指挥非洲军团,支援意大利盟友。他用大胆的战术打得英军措手不及,1941年4月拿下班加西,1942年6月攻占托布鲁克,俘虏3.2万盟军士兵,直接晋升元帅。可惜,1942年10月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英军靠人数和补给优势翻盘,他只能撤退。1943年,他调回欧洲负责大西洋壁垒,试图挡住盟军入侵,但资源短缺加上内部矛盾,成效不大。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时,他因休假不在场,回来后也无力回天。7月17日,他被盟军飞机炸伤,回家养伤,这时他对希特勒的信心已动摇。 1944年10月14日,隆美尔在赫林根的家中迎来最后时刻。上午10点左右,纳粹将军布格多夫和迈塞尔登门,带来希特勒的指控:隆美尔涉嫌参与7月20日刺杀阴谋,被定为叛国罪。希特勒不愿公开处决这位“国民英雄”,给了他两条路:服毒自尽,家人拿抚恤金免受牵连;或者上法庭受审,全家遭殃。隆美尔明白反抗没用,选择了前者。他把15岁的儿子曼弗雷德叫到身边,说出了那段话:15分钟后他将死去,为了保护家人,他必须喝下毒药,让儿子照顾好妈妈。随后,他穿上军服,佩好勋章,随纳粹官员离开,在车上服下氰化物,几秒钟后去世。纳粹伪造报告,称他死于心脏病,掩盖真相。 隆美尔死后,纳粹搞了一场隆重的国葬,1944年10月18日在乌尔姆举行,冯·伦德施泰特致悼词,称他为忠诚战士,谎称他因空袭伤势去世。全国哀悼一天,报纸全是悼念文章。他的家人按协议免受迫害,露西和曼弗雷德拿到抚恤金,艰难撑过战后岁月。曼弗雷德深受打击,1945年被盟军俘虏后写下父亲最后的记述,交给蒙哥马利,揭露纳粹的阴谋。这份记录后来公开,成为研究隆美尔的重要资料。 战后,曼弗雷德完成学业,1947年高中毕业,之后在图宾根大学学法律和政治。1956年,他进入巴登-符腾堡州政府,1974年当上斯图加特市长,直到1996年退休。他推动移民政策和犹太社区发展,为战后德国的民主出力不少。他还和帕顿四世、蒙哥马利之子建立友谊,象征战后和解。晚年,他在采访中多次谈及父亲的牺牲,2021年的纪录片里提供了珍贵证言。2013年,他因帕金森病去世,享年84岁,斯图加特机场以他命名。 隆美尔的死因战后逐渐公开,他被视为纳粹高压下的受害者。他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对纳粹的态度却有争议。有人说他因失望与抵抗者接触,有人说他没真反抗,了解暴行也不多。不管怎样,他的故事既是天才的传奇,也是时代的悲歌。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