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高中减负:当十堰少年在公交车上痛哭,我们该反思什么? 近日,湖北恩施州一纸“减负令”引发关注:高一、高二周末双休,高三单休,作业限时、睡眠保障等措施齐发。这股“减负春风”终于吹进荆楚大地,但政策出台前两天,湖北十堰一名高三生在公交车上崩溃痛哭的视频,却让人五味杂陈。 减负,是时候了! 江苏、河北、河南等地高中生早已享受双休,而湖北学子仍在“时间战场”上苦熬。恩施的政策,是对“以健康换分数”模式的勇敢说不。但现实远比政策复杂:家长焦虑“不补课=掉队”,学校担心“升学率下滑”,学生则在题海与休息间挣扎。 减负≠放纵,而是换种方式奔跑。 恩施政策中的“非遗课程”“书包减重”等细节,恰恰指明了方向:教育应回归育人本质,周末应成为探索兴趣、发展特长的窗口,而非补课的“第二战场”。 破局,需全社会合力。 政策要“长牙齿”,严查违规补课;家长要“转赛道”,从“抢跑思维”转向“成长思维”;学校更要坚守教育初心,拒绝“假双休”。 十堰公交车上那个痛哭的少年,是无数高中生的缩影。减负之路虽长,但每一步都值得。你支持高中双休吗?评论区等你发声!
恩施高中减负:当十堰少年在公交车上痛哭,我们该反思什么? 近日,湖北恩施州一纸“
小天说高校
2025-05-12 13:32:46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