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度空军心目当中的宝贝疙瘩“阵风”战斗机,与巴基斯坦从中国进口的歼10C,在克什米尔上空爆发了正面较量。 结果自然是喜人的,歼10这款中国人民的“争气机”,再次为国“争气”,直接打出了一个6比0的战绩,用实力堵住了所有对中国武器的“实战性”存在质疑的悠悠众口。恼羞成怒的印度军方,在次日向巴基斯坦境内发起了大规模报复,只不过这次他们学乖了。 不再出动有人战斗机在边境地区进行骚扰,而是直接发射无人巡飞弹,来袭击巴基斯坦境内的军事设施,同时还伴随有短程地对地导弹的打击。可结果依然是令人尴尬的,多达25架无人机巴基斯坦方面击落,甚至就连“大地”导弹,都被中国产的“红旗”9防空系统直接拦截,又给中式装备做了一次良好的宣传。
眼看在前线讨不到任何好处,印度政府与印度网民们,便开始了互联网层面上的“赢学宣传”,试图通过铺天盖地的认知作战来改变客观现实,以至于让一些说实话的专家们也跟着遭了殃。 01.说真话的印度专家,遭到了印度网友的围攻 据悉,印度裔知名国防专家沙尚克•乔希,在本轮印巴交战一开始之时,就大量引用了西方媒体的相关报道,并且转载了“阵风”战斗机被巴方击落的客观现实,承认了印度方面至少出现了3架战机的重大损失。
按道理来说,在X社交媒体平台上,这本就是极其正常的转载,也能让网友们更全面的获得相关的信息。但奈何,乔希的真实转载,直接戳了印度人的肺管子,导致他的账户遭到大量印度网民的围攻,其中数十人要求他禁止进入印度,并且接受相关的调查,同时还发出了多重死亡威胁。 其中,不仅有印网友阴阳怪气西方媒体的报道是“地球上最可信”,也有印友主动了@了印度信息与广播部门MIB,要求他们封禁乔希的账户,甚至还有印友表示要将桥希列入准备的“清单”上,似乎是在暗示要对他发起暗杀活动。 单纯从这行为上看,充分体现出了印度网友们“治不了巴基斯坦还治不了你”的心态,不愿意承认自身在印巴空战当中出现了巨大损失,为了“面子”,不遗余力的想要改变真相。 更搞笑的是,印度还在政府层面上实施了这一行为。印度政府要求社交媒体平台x,屏蔽超过8000个相关账户,其中内容涉及了国际新闻和一些“知名用户”,否则x平台以及他们在印度的员工,将面临来自印度政府的“巨额罚款”。 02.印度这么做有用吗? 尽管从军事层面上来说,在战时条件下采取信息管制属于正常操作,但这种用罚款胁迫的方式,来逼迫海外的社交媒体平台在新闻报道上进行“屏蔽”,不仅体现出了印度的糟糕营商环境,还从侧面证明了,印度自身对于打赢这一场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冲突,也没有多大的信心。
印方只能竭尽所能的屏蔽民众获取消息的渠道,为自身的舆论宣传而服务,以免在这次“阵风”出丑过后,又在前线被巴方击落宝贵的战略资产,导致自身在舆论上陷入被动。 而且无论印度再怎么在宣传上下功夫,也改变不了自身的战斗机队,在前线出现了重大损失这一客观现实,同时也改变不了印度空军如今所陷入的整体性技术劣势,拿不出任何一款能够与歼10C进行较量的新锐战斗机。 印度政府和印度民众的这些做法,看似是想骗住国际社会,实际上到头来只能是“骗自己”,可宣传中的自己再强大,也终归只是假的,到头来还是要迎来实战的“大考”,这本身就毫无意义。 03.印巴冲突未来会如何发展? 实际上,虽然从空战的结果上我们就能发现,印度空军较于巴基斯坦,不仅是在装备层面上陷入了落后的局面,更是在整个体系战法的搭建上也出现了问题。 过去,印度空军聚焦在引进高性能战斗机之上,强调单一兵器的作战能力,完全忽视了数据链与作战协同上的考量,同时也对于未来空战的战场环境严重缺乏认知,也就有了这次一上天就遭到巴基斯坦方面的强电子压制,被对方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而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这背后体现出的是,印度民族性格当中的极大缺陷,即爱占小便宜,总是想着“花小钱办大事”。以引进的“阵风”战斗机为例,尽管购买单价达到了2亿美元以上,但印度政府方面至今未向法国达索公司结算尾款,导致其后续的零部件准备以及武器系统的交付陷入停滞。纸面射程达200公里的“流星”导弹,也并未大批量向印度军队进行交付,直接影响到了本轮印巴空战当中的超世纪空战的结果。 这在舆论场上也是一样,印度的民众与印度官方机构,都不愿意承认自身在空战当中的失利,其内核还是想要通过这种“捂盖子”,来维持其南亚次大陆唯一霸主的大国形象。但他们却不知道印度自身虚弱的本质,已经在全世界面前暴露无遗。
而作为一个发展相对畸形的大国,印度自身的地缘政治环境,很大程度上与印军的军事实力息息相关。此次印军被中国制造的装备“打垮”,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南亚地区国家与印度政府之间的“向心力”,这才是莫迪政府在本轮空战当中的核心痛点,也是捂也捂不住的“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