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海军一艘潜艇正在执行任务,突然,潜艇的发动机故障,危急时刻,一位

酸酸甜甜小苏 2025-05-13 23:15:04

2015年,中国海军一艘潜艇正在执行任务,突然,潜艇的发动机故障,危急时刻,一位普通潜艇兵挽救了所有人! 夜色笼罩着茫茫大海,一艘中国海军潜艇静静地滑向水面。在外海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这艘常规动力潜艇,确认周围无外国舰船后,开始了例行的上浮充电程序。 "轰隆隆"——熟悉的柴油发动机声响在潜艇内回荡。对这些常年与海为伴的潜艇兵来说,这声音犹如摇篮曲,即使在轰鸣中也能安然入睡。然而,2015年的这个夜晚,发动机的轰鸣声突然戛然而止。 值班官兵立刻警觉起来。在深海环境中,这绝非小事。当时柴油发动机刚开始充电,电量储备极少,如果无法及时修复,潜艇将在这敏感海域"趴窝",后果不堪设想。 "轮机舱,立即检查故障原因!"通讯器中传来紧急指令。 就在所有人忙碌检查却毫无头绪时,一个身影匆匆从宿舍赶来。这是正在休更的一级军士长周军生。多年的潜艇生涯让他养成了特殊的本能——当发动机声音异常,即使在睡梦中也能瞬间惊醒。 "让我看看。"周军生没有过多言语,拿起手电筒直接钻进了温度高达五十多度的轮机舱底部。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增加危险,他深知这一点。 仅仅五分钟后,满头大汗的周军生钻出舱底,脸上的表情凝重。"左柴油机的专用螺栓断裂了。"他简短地说道。 官兵们立即行动起来,在潜艇各个储备仓库中寻找备用配件。然而,半小时过去了,仓库中却没有找到适配的螺栓。紧张的气氛在潜艇内弥漫开来——没有这个关键配件,发动机无法启动,潜艇只能在原地等待救援。 在这片敏感海域,时间就是生命。谁也不知道外国舰船或潜艇何时会出现,一旦被发现,不仅任务失败,甚至可能引发外交争端。潜艇内罕见地陷入了沉默。 周军生环顾四周,突然打破了沉默:"帮我准备锉刀,我来手工制作一个螺栓。"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手工制作精密的螺栓配件?真的可能吗?面对众人怀疑的目光,艇长迅速做出了决断:"按照周军生的方案执行,出了问题我负责。"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潜艇内的气氛凝重如铁。周军生的手不停地锉着那块金属,每一下都精准到毫厘。三小时过去了,他的手掌早已磨出血泡,血泡破裂后,鲜血顺着手指滴落,但他眉头都没皱一下,依然专注于手中的工作。 "好了,这个应该可以了!"周军生终于举起手中精心锉制的螺栓,随即再次钻入滚烫的轮机舱底部。几分钟后,久违的柴油发动机轰鸣声在潜艇内响起,动力舱里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危机,就这样被一双血迹斑斑的手化解了。 这不是周军生第一次在危急关头挽救潜艇。三年前,他所在的潜艇执行任务时,突然出现"水下断崖"故障,潜艇开始急速向深海坠去。当时主机舱的管道破裂,海水呈喷射状涌入舱内,情况万分危急。 "不要慌,都动起来!"面对这种足以让人崩溃的场景,周军生沉着冷静地大喊一声,随即迅速为每个人分配任务。在他的指挥下,全体官兵克服了重重困难,仅用3分钟就成功解决了险情,创造了潜艇史上的奇迹。更令人敬佩的是,返回岸上短暂调整后,周军生带领团队再次返航,继续执行守卫海疆的任务。 周军生的这种非凡能力并非天生,而是源于他18岁入伍后的刻苦钻研。那时的他,为了掌握潜艇发动机的每一个细节,常常废寝忘食地学习,拆解过无数个发动机部件。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专注,让他成为了潜艇上不可或缺的"1号螺栓"。 这个称呼来源于多年前接收新潜艇时的一次小插曲。当时,周军生负责统计上报潜艇人员和设备情况,潜艇领导拍着他的肩膀说:"统计情况时,别忘了把你自己统计上,你就是'铆'在咱们柴油机舱里的'1号螺栓'"。这句玩笑话,却道出了领导对他的信任与依赖。 多年来,组织曾多次想把周军生调到相对轻松的岗位上,但他总是笑着拒绝:"请组织放心,'1号螺栓'情况正常!"在他看来,自己就应该扎根在潜艇一线,为祖国的海防安全默默奉献。 除了自身过硬的技术,周军生还培养了50多名优秀的徒弟。尽管平时沉默寡言,看似高冷,但在传授技术时,他总是倾囊相授,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年轻的潜艇兵。

0 阅读:35

猜你喜欢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