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举国感谢中国 就在刚刚,无意中刷到一个热点话题“巴基斯坦举国感谢中国”。

柔情似水英雄 2025-05-14 06:08:01

巴基斯坦举国感谢中国 就在刚刚,无意中刷到一个热点话题“巴基斯坦举国感谢中国”。怎么说呢,越是琢磨,越觉得有必要说几点看法或疑惑 1、这个热点话题发起人是谁?怎么看不到?应该不是由正规媒体发起的,(是由国内某些自媒体人发起的,并且最先添加这个话题的人,被指责是虚假视频。如图1至2) 2、举国感谢?通常而言,必须满足三大必要条件,才能被认定的。就个人来看,过去80年,真正可以算得上是举国感谢的事情似乎只有:中国正式合法加入联合国,国内广泛感谢非洲国家等支持,这是一例;建国初期,苏联对我们的巨大帮助,这是第二例,但之后中苏交恶,这让感叹 3、通过仔细搜索,尽管许多人都在说“巴基斯坦举国感谢中国”,但实际视频证据极少,只有几个。且这其中部分视频应该只是庆祝停火的,而非特地感谢中国的 4、从常理来讲,如果真的有成千上万的巴基斯坦民众感谢中国,产生轰炸性效应,也自然会得到国际各大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但目前并没有 5、我们的正规媒体并没有报道“巴基斯坦举国感谢中国”。或者说,即使部分媒体确实在相关报道中添加这一话题,但不等于实质报道 6、一个关键问题是:如果并没有发生“巴基斯坦举国感谢”的事情,但却在中国网络上引发热议,甚至形成普遍共识——那么国际社会怎么看中国?巴基斯坦民众和印度民众,以及美欧民众又会如何看待这一复杂现象?我认为,世界是相互联系,不能陷入自我感动等情绪 7、往深层次扩展,某些自媒体宣称“巴基斯坦举国感谢中国”时,有没有考虑这些负面影响?还是说不管巴基斯坦是否举国感谢了,反正在他们看来那就是妥妥举国感谢?如果是这样,是否该思考下,这一事件折射舆论存在哪些现象? 8、正如巴基斯坦老匠人说的那样“亲兄弟也要明算账,相互尊重比啥都强”——就此次巴以冲突而言,中国武器装备确实帮了巴基斯坦大忙,这是他们官方表示感谢的原因,但这似乎只是外交表达,毕竟这些武器是花钱买的,且不是免费买,也不可能低价买(或者说,举例而言,美国对乌克兰如此力挺,乌克兰官方和民间似乎更多视为理所当然,并无多大感恩之心,此前白宫争吵就是明评。个人表示理解,毕竟国家间关系本质是利益与战略的平衡,美国和乌克兰关于这个问题看法似乎是有较大的差异。) 9、最后一个疑惑是:印象深刻的是,在印巴冲突爆发前,舆论场似乎对于巴基斯坦的观感有所下滑,多次刷到有博主称“巴铁,也不那么铁”。不作过多评价。(至少最近一年是如此,主要原因游客体验不佳、安全事件频发等。因此前后反差,也是值得探讨的) 10、如果巴基斯坦真的举国感谢中国,国际媒体也普遍这样认为,这真的挺好,甚至超过我的期待,尽管我可能会感到有一丝难为情,毕竟国人性格都比较内敛。 11、如果不是,我个人觉得有必要深思这一现象,以及不能任由这个现象泛滥,是需要思考一下:这种说法让巴基斯坦人看了后会不会理解成“挟恩图报”吗?至于印度人、美欧人等看了后,又是否会觉得中国舆论场挺有意思的,挺好玩的,有明显的自我感动和自我吹捧的特征呢,会不会认为折射出急于得到他人尊重和认可的复杂心态,实际上是缺乏真正的自信,这可能也与中国过去长期落后有关? 12、顺便说一句,去年吧,个人印象深刻的是,某美国华人博士,在社交上发文多次称“白眼狼不可当:当年抗日战争中,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质援助中国的国家”——甚至还直言中国应该感恩美国。这引发广泛争议。个人还专门写文驳斥。提及这一点,主要是想说,我们应当理性客观地看待复杂国际关系,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能总是“我认为,我以为,我觉得”。当然这两个事,严格来讲,并不是一码事,但都说明两点:一是,挟恩图报可能不合适;二是人际关系很微妙,国际关系更复杂 总之,正如人工智能所言:真正的自信应基于事实,而非自我感动式的虚假宣传。巴基斯坦若视中国为平等伙伴,更愿看到基于事实的友好互动,而非脱离实际的舆论炒作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0 阅读:11
柔情似水英雄

柔情似水英雄

星光熠熠, 邀你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