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年仅11岁的“小叫花子”偷偷来到日寇的据点,他趁着鬼子不注意,找

蜀山史道 2025-05-14 09:31:42

1942年,一个年仅11岁的“小叫花子”偷偷来到日寇的据点,他趁着鬼子不注意,找到了藏在石头里的情报,可就在他打算离开时,突然身后传来了鬼子说话的声音,小叫花子差点吓尿了……

战乱纷飞的年代,不只是高门大炮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有其他的一些工作方式和工作人员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像是许多谍战影视剧中演绎的那样,在最前线的除了用武器装备打仗的战士们。还有位于最前线的就是那些干地下工作的同志们,他们同样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抵抗敌人的炮筒。

上图中的这位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地下工作人员,他如今已有91岁的高龄。回忆起往昔的时候,他依旧表现得非常激动。

他一直在用自己的年龄优势,为我党奉献着自己的生命。他参加了无数次的秘密行动,也成功将我党需要的情报都带了回来。

老人叫做杨启俊,出身在偏远的浙江农村,他出生十个月的时候就没了母亲,是自己的父亲一个人把他拉扯长大的。

杨启俊会在年纪尚幼的时候就投身革命,也是因为自己的父亲一直在帮助新四军。有一次,敌人一直围追堵截一部分新四军,因为这部分新四军押着大军打仗所需要的粮食等储备物资。

日本鬼子一路将新四军给围堵到了杨启俊所在的小村庄附近。此时杨启俊和父亲正在山里挖野菜,恰巧碰到了新四军。

杨启俊的父亲知道了事情的起末,他说:“各位同志,我已知晓了你们此行的目的,粮食你们放在哪里了,我知道一处地方,把粮食存放在哪里应该不会有人发现的。”

听到这里的几位同志显得极为激动,立马就谢过了杨启俊的父亲。之后几人就立即动身,把粮食等物资都悉数搬到了杨启俊父亲说的山洞里。

在搬物资的时候,小小的杨启俊也尽可能的将拿得动的东西都往山洞里搬。同志们看见杨启俊的努力,纷纷称赞他为党的好儿女。

幼稚的孩童尚且能如此,那么将日本鬼子赶出去只是时间早晚得问题。当大家都安置妥当手中的这批物资,战士们就离开了。

他们打算将赶来的日本鬼子给引走,不然物资迟早会被发现。就这样他们先行离开了,找寻无果的日本鬼子也离开了。

只是日方为了不放过一丝让物资逃脱的机会,就出动了轰炸机,轰炸了附近的所有地区。当然杨启俊所在的小村庄也没有逃开魔爪。

当炮弹掉落下来的时候,杨启俊的父亲为了救乡亲们,被不幸炸死了。新四军们赶到的时候,杨启俊坐在父亲的身边正在嚎啕大哭。

这一年杨启俊只有八岁,年幼的孩子没有大人的照顾,迟早会被饿死,何况还是战乱的年代。至此之后,杨启俊就跟着打仗的队伍一直奔波着。

到1942年的时候,杨启俊已经11岁了。这几年的磨炼,杨启俊早就已经像是一个合格的战士了。

他常常扮作“小叫花子”偷偷来到日寇的据点,拿到地下工作人员费尽心思得到的作战计划等绝密情报。

这些情报有时候关乎着我党千万战士的生命。这次也是一样的,日军将要对江浙地区进行投毒计划,只有拿到准确的投毒点,才能制止。

只见杨启俊穿的破破烂烂的,身上也是黑黢黢的。他趁着鬼子不注意,找到了藏在石头里的情报,可就在他打算离开时,突然身后传来了鬼子说话的声音。

杨启俊此时不知道要怎样安全的度过去,差一点就被吓尿了。他强装着自己的恐惧,在一旁装睡了过去。

日本鬼子过来看见他,就叫醒了他说:“小鬼,你在这里干什么?”李安趴在地上说:“太君,我实在是太饿了,就晕倒回去了。我立马离开,你们不要生气。”

两个日本鬼子看了看他身上,打量了一下,似乎有些不相信。然后李安又赶忙说:“太君,有人说那里好像有什么宝贝,你们可以去看看。”

两个日本鬼子就一起往前试探的走了,李安看准时机,一下子躲进了旁边的一处井里。日本鬼子看没有找到什么宝贝,赶回来的时候已经看不到杨启俊的身影了。

这次的任务,杨启俊完成的相当出色,我党拿到准确的投毒地点之后,就开始布置战术。当敌方采取行动的时候,他们早就已经无法再将毒药投放成功了。

杨启俊看着依旧活着的百姓和自己的同志们,他的内心也十分的满足。

他也在内心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一定要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的地界。中国的人民不允许外国的肆意侵犯,他要成为一名顶天立地、为国家奉献的大丈夫。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