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王月贞因叛徒出卖被捕。临刑前,王月贞从亲人手中接过仅4个月大的儿子,

蜀山史道道 2025-05-14 09:39:43

1928年,王月贞因叛徒出卖被捕。临刑前,王月贞从亲人手中接过仅4个月大的儿子,在刑场的黄土地上铺开一床灰色毯子,坐上去,轻抚着儿子,含泪给儿子喂最后一次奶。

王月贞出生于1907年,老家在湘阴县塾塘乡。

她自幼家境贫困,一家三口全靠父亲编箩筐、做灯笼维持生计,生活得很艰难。王月贞是独生女,且天资聪颖,因此父母不惜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供养她读书。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穷人家的女孩能够上学读书,是很罕见的。

1921年,王月贞考入了湖南稻田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踏上了革命征途。

在艰难的革命旅途中,她结识了省总工会秘书长翦去病。

两个年轻人因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走到了一起,他们很快坠入了爱河,并结为伉俪。

婚后,王月贞被派回老家湘阴开展工农革命运动。她深入农村,走村串户,发动工农群众组建工会和农民协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湘阴县的广大农民接受了革命思想的洗礼,意识到了被压迫的人民应当奋起反抗,因此纷纷在王月贞的带领下站起来和当地土豪劣绅、流氓地痞等反动势力作斗争。

为了惩治这些罪犯,湘阴县于1927年春成立了特别法庭,由王月贞出任特别法庭主席。

当时湘阴县城郊有个横行乡里、名声极差的劣绅钟纯生,被农民纠察队押送特别法庭。钟纯生死到临头还不认罪,在法庭上叫嚣着要让王月贞付出代价。

王月贞结合当地百姓提供的种种罪证,对他进行了审讯,最终决定判处其死刑。

行刑那天,她在大会上宣读完钟纯生的判决,提起朱笔,毅然决然在判决书上签了字,然后由执法队将钟纯生押到刑场枪决。

这是当地老百姓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看到“女县长判处犯人的壮举”,无不为之震惊、纷纷拍手叫好,夸赞王月贞为民除害,是难得的巾帼英雄。

在王月贞和同志们的带领下,湘阴的工农革命运动一度生机勃勃,呈现出了良好的局面。

然而好景不长,蒋介石于1927年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随后,革命形势急剧变化,湘阴县的反动势力也乘机反扑。

王月贞被迫转移到武汉,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随后,翦去病也来到武汉工作,夫妻二人在分离多时以后,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团圆。

到了武汉不久,王月贞因身怀有孕,回到常德隐居,并生下了儿子。

然而1928年夏,他们遭到了叛徒出卖,不幸被常德军警逮捕。

当时的常德县长钟忠,就是当年被王月贞判处死刑的钟纯生的侄子。

他恨透了王月贞,巴不得立刻杀了她为叔叔报仇,但是又想从她口中套出其他革命党人的信息,因此将其投入了监狱。

王月贞在关押期间,受尽了种种酷刑,可是她坚决不肯投降,对待敌人的威逼利诱面不改色。

反动派无计可施,恼羞成怒,在1928年7月将王月贞押到街上的公共体育场处决。

这个时候,她的孩子刚刚出生满四个月。

面对国家大义和小家庭的幸福,王月贞毅然决然选择了前者。因为她知道,这也会是丈夫的选择。

临刑前,刽子手问王月贞还有什么话说。

王月贞自知没有生还的可能,为了弥补对孩子的歉疚,她提出来要给孩子喂最后一次奶。

刽子手答应了她的要求。

王月贞从亲人手中接过还在襁褓中的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含着泪亲了亲,然后将一床毯子铺在地上,坐在地上给孩子喂了最后一次奶。

四周围观的群众目睹了这场母子分离的悲剧,都忍不住哭了。

孩子吃完奶后,王月贞最后亲了他一下,然后将孩子交给亲人,站起来面无惧色地对着刽子大声喊道:“开枪吧。”

随着一声枪响,这个年仅21岁的年轻母亲倒在了血泊中。

令人悲痛的是,王月贞牺牲仅仅8天后,她的丈夫翦去病也在同一刑场被敌人残忍杀害。他们可怜的儿子,在短短几天内失去了父母至亲,从此只能由亲戚抚养长大。

解放后,常德市政府在德山孤峰岭烈士陵园内,为这对英勇就义的年轻夫妇修了一座烈士墓,纪念他们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0 阅读:48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