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退役中将称,相比巴基斯坦人,他宁愿和中国作战,理由很直接

世界大观点 2025-05-14 10:27:30

5月11日,印度陆军退役中将尚卡尔在一档网络节目中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观点:“在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我宁愿选择和中国作战,而不是和巴基斯坦作战,因为巴基斯坦人训练有素,更擅长使用中国武器。” 5月7日凌晨,印度空军发动代号为“朱砂行动”的空袭,对巴基斯坦境内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9处目标发动导弹袭击。然而,这场被印度总理莫迪称为“开辟新标准”的军事行动,却以印度空军的惨败告终。巴基斯坦空军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斗机,在预警机的配合下,击落了包括3架法制“阵风”在内的5架印度战机。面对这一结果,尚卡尔在节目中声称,巴基斯坦人对中国武器的操控“比中国人还要好”,而中国人“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一切”。这一言论迅速被巴基斯坦媒体解读为对巴军能力的认可。社交媒体上,有网民讽刺道:“印度将领承认可以对抗中国,但对抗不了巴基斯坦。”事实上,巴基斯坦军队的训练素养和武器操作能力,与中国的长期支持密不可分。

从2024年的“勇士-8”反恐联合演习,到中国为巴基斯坦提供的山地作战训练,中巴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早已深入骨髓。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巴基斯坦军队的实战能力,更让他们在与印度的对抗中占据了优势。此外,巴基斯坦空军的训练体系也备受赞誉。通过“雄鹰”系列演习,巴基斯坦飞行员与中国空军的尖子进行对抗,学习到了体系化作战的精髓。 例如,在2017年的“雄鹰-VI”演习中,中国飞行员的夜间低空突防和快速反应能力让巴基斯坦同行大为惊叹:“中国空军的战斗力在质变,技术扎实,意识还强。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这种实战化训练,使得巴基斯坦空军在面对印度的“万国牌”空军时,能够凭借整合性更强的装备和战术取得胜利。与巴基斯坦相比,印度军队的困境显而易见。作为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印度空军的装备来自美、法、俄等多个国家,导致体系整合困难。例如,印度花费巨资引进的“阵风”战斗机,虽然性能先进,但缺乏信息交互的平台支撑,在实战中难以发挥全部威力。

印度军队“拼凑式军工”装备,这使得他们在面对巴基斯坦的体系化作战时显得力不从心。尚卡尔的言论,实际上反映了印度军方的一种复杂心态。一方面,印度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能力感到忌惮,尤其是在中巴军事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另一方面,印度又试图通过贬低中国武力,来掩盖自身的失败,从而得到一点心理安慰。 尚卡尔的言论,只是印巴冲突中的一个插曲。从1947年印巴分治至今,克什米尔问题始终是两国关系的症结所在。此次冲突的导火索——4月22日的袭击事件,再次暴露了该地区的脆弱性。尽管双方已达成停火协议,但水资源问题、边境争端等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南亚次大陆的火药桶随时可能再次被点燃。对于印度而言,尚卡尔的言论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与巴基斯坦的对抗中,单纯依靠先进装备已无法保证胜利,提升训练水平和体系整合能力才是关键。

印度或许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军事战略,才能在这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博弈中找到新的平衡点。而对于中国来说,巴基斯坦在空战中的表现,不仅证明了中国武器的实战价值,更巩固了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印度若想和中国切磋,只能说他们现在还差得远。

0 阅读:44
世界大观点

世界大观点

为您捕捉每个国际局势的关键瞬间,剖析每一个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