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是徐悲鸿先生1943年所作,题为《会师东京》。 上有题款:“略抒积愤,虽未

晨曦微尘 2025-05-15 16:50:25

这幅画是徐悲鸿先生1943年所作,题为《会师东京》。 上有题款:“略抒积愤,虽未免言之过早,且意其终须实现也。” 今天的我们知道,1943年正值抗战的相持阶段,能不能看到胜利的希望,当年的中国人,恐怕心里并没有底,起码他们认为短时间看不到,虽然最终的胜利属于中国人民。 正在写《过关》的第二篇,1938年8月8日,七位上海青年,坐上十六铺码头的英国轮船,准备转经香港,北上抗日,投奔延安。 船过吴淞江,15岁的初二辍学生、商店店员陈剑飞突然指着西面的宝山县城,跟大家说,还记得去年9月,阵亡在这里的姚子清营六百壮士吗? 大家唏嘘不已。你一言我一语: “要是全中国的军人,都这么有种,上海会丢吗?东四省会丢吗?平津会丢吗? 将来我们上了抗日战场,都别当孱头,如果战死沙场,那就是无上荣光。谁要活下来,再回上海,船过此处,如见波涛如山,那便是英灵归来,别忘冲着潮头喊一嗓子: 某年某月某日,日本侵略者被逐出中国;某年某月某日,中国军队会师富士山! 战死者,当含笑九泉。” 可惜80年了,日本外务省的网特,还有它们豢养的汉奸,还在网上,在课堂,在媒体上狂吠,试图歪曲二战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抹黑中国人民的历史功绩,开历史倒车。 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到底,我们还欠抗日英烈、罹难同胞一次真正彻底的胜利,也欠日本法西斯一个彻底的清算。 说实话,不但我们不甘心,日本某些“人”也不甘心。

0 阅读:0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

晨曦微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