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成都街头,清朝四川总督赵尔丰被处决后,刽子手捧着他那花白的头,向围观的人群示众,这一幕似乎应该起同情但却没有,说来赵尔丰还是民族英雄。 1911年那会儿,清王朝就像风中残烛,武昌起义那“砰”的一枪,直接给辛亥革命打响了前奏。四川保路运动呢,就成了这场大戏的重要火引子,把清朝在西南的地盘晃得跟要塌了似的。赵尔丰这家伙,满族正蓝旗出身,以前可是个治理川藏边疆的铁腕大佬,结果他硬是要镇压保路运动,结果把老百姓惹毛了,最后就被革命党人给“咔嚓”了。鲁迅有句话咋说来着,“悲剧就是把好东西给毁了给人瞧”,赵尔丰这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在成都那冷得直哆嗦的街上,刽子手举着赵尔丰那头已经白了点的脑袋,给大伙儿瞧。按说这场景该让人心里头有点啥感触吧,结果呢,没瞅见眼泪,也没听见叹气,就只有冷冰冰和气的眼神从那以前挺牛气的脑袋上扫过去。赵尔丰啊,以前这名儿一提,叛乱分子都得吓得腿软,现在倒好,成了一具凉透了的尸体。他以前可是民族英雄,巴塘之乱那会儿他挺身而出,给清朝守边疆立下了大功;他还搞了个“改土归流”,办了教育,改了“乌拉”制度,给藏区带来了新面貌。不过呢,他那铁腕政策就跟双刃剑似的,一边砍掉了老规矩,一边又扎伤了民心。碰到保路运动,他居然选择杀平民,这不就把自己搞成人民的敌人了嘛。等尹昌衡带着军队冲上来,这位以前的大权臣就没辙了。
1911年,成都街头,清朝四川总督赵尔丰被处决后,刽子手捧着他那花白的头,向围观
墨色流年谣
2025-05-15 17:41:0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