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儿子因公牺牲,母亲两年后却在商场看到儿子的身影,她心中一惊,因为她长得特别像自己牺牲的儿子。 2020年,那是个让窦美娟永生难忘的秋天。儿子陈嘉辉,一名28岁的边防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因公牺牲。 噩耗传来,窦美娟只觉得天塌了。她还记得最后一次视频通话,嘉辉穿着警服,笑着说:“妈,过年我回家给你包饺子!”可如今,那张笑脸只剩照片,静静躺在客厅的相框里。 家里,嘉辉的房间被她保留得一尘不染。床头那本没读完的《平凡的世界》、衣柜里叠得板正的警服、墙上挂着的警徽——每件东西都像刀子,刺得她夜夜难眠。丈夫陈建国劝她:“人得往前看。” 可她总回答:“往前看?我的心被嘉辉带走了。”两年来,她白发多了,笑容少了,日子像一潭死水,了无生机。 2022年12月,临近圣诞节,窦美娟被邻居拉去商场散心。她漫无目的地逛着,耳边是欢快的节日音乐,可她的心却冷得像窗外的雪。 就在她拿起一件蓝色毛衣时,那个熟悉的背影闯入视线。她愣住了,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看花了眼。 那年轻人转过身,眉眼间的神韵、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竟和嘉辉如出一辙! 窦美娟顾不上捡起地上的毛衣,跌跌撞撞地走过去,手抖得几乎握不住手机。她鼓起勇气,低声问:“小伙子,你……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一愣,温和地回答:“阿姨,我叫张扬。”窦美娟眼眶一红,哽咽着说:“孩子,你和我儿子太像了……”她翻出手机里嘉辉的照片,张扬看后也愣住了。他没想到,自己竟和一位烈士长得如此相似。 张扬是个25岁的快递员,家住常州,性格阳光仗义。听完窦美娟的故事,他眼圈泛红,握住她的手说:“阿姨,我不是嘉辉哥,但我愿意陪您聊聊天。” 那天,他们在商场咖啡店坐了整整两个小时。窦美娟讲起嘉辉小时候偷吃饺子馅的糗事,讲起他穿上警服时挺直的背影。 张扬静静听着,时而点头,时而递上纸巾。临别时,他留下电话,说:“阿姨,您想我了就打给我。” 这次偶遇,像一束光,照进了窦美娟灰暗的世界。几天后,张扬主动登门,拎着水果和她爱吃的常州芝麻饼。 他走进嘉辉的房间,看到墙上的警徽,郑重地敬了个礼。那一刻,窦美娟泪如雨下,仿佛儿子从未走远。 此后,张扬成了窦美娟家的“常客”。每逢周末,他会过来帮着干活,修水龙头、换灯泡,嘴里还哼着嘉辉爱听的《光辉岁月》。 有一次,窦美娟翻出嘉辉的旧毛衣,犹豫着递给张扬:“这件衣服,嘉辉穿过,你……试试?”张扬接过,穿上身后,窦美娟愣住了——那熟悉的轮廓,仿佛嘉辉又站在她面前。她捂住嘴,泪水止不住地流。 张扬不仅温暖了窦美娟,也感动了整个社区。2023年清明节,他陪着窦美娟夫妇去烈士陵园祭奠嘉辉。墓碑前,他轻声说:“嘉辉哥,你放心,我会替你照顾好阿姨。” 这句话,像一剂良药,让窦美娟的心结一点点解开。她开始尝试走出家门,参加社区的志愿活动,甚至学会了用微信发朋友圈,分享生活的点滴。 窦美娟的故事传开后,常州本地媒体争相报道。《常州日报》写道:“张扬用陪伴,给了烈士母亲重生的希望。” 根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家属可享受经济补助和心理帮扶。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为窦美娟提供了定期心理疏导,还组织了“烈士家属互助小组”,让她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张扬的善举,也被当地授予“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他却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嘉辉哥是英雄,我只想让他的家人少点遗憾。” (信息来源:光明网2022.12.17儿子殉职两年后,母亲在商场偶遇了一个小伙儿……)
出丑了!谁让新郎父亲出的丑!尴尬,太尴尬了。儿子婚礼舞台上,父亲讲话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