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家组织了7万人在北京故宫里清理垃圾,历时9个月清理出清末以来近40年二十万吨的生活垃圾,很难想象当时的故宫是什么样子。 当时的故宫可以说是垃圾堆一般,为了清理故宫,几万名工人、士兵、市民组成的队伍,扛着铁锹、推着板车,浩浩荡荡涌进故宫,一干就是9个月。 当时故宫宫殿的广场上,杂草疯长到一人多高,那些砖缝里塞满腐烂的竹简、碎瓷片,御花园的假山旁,垃圾堆得比人还高,老鼠、蟑螂在里头安了家。 这些垃圾大部分都是曾经在这里居住的皇室所丢弃的旧物,像是一些破旧的宫灯、碎裂的瓷器还有一些腐烂的绫罗绸缎。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八国联军杀抢掠后留下的残骸、民国军阀混战时的弹壳、日军占领时的废铁。 这些垃圾让清理队伍十分头疼,他们的清理工具也十分的简陋,铁锹、箩筐、板车,外加几盏煤油灯。 最苦的还是那些清理御花园的池塘的工人,御花园的池水早已经发绿发臭,垃圾沉底,工人们只能跳进齐腰深的淤泥里,一铲一铲往外掏。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他们被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片区域,有人负责铲垃圾,有人负责筛文物,有人负责修建筑,分工明确。 就连运垃圾的路线也是经过精心计算的,从神武门出,绕过景山,拉到城外的垃圾场,生怕灰尘弄脏了刚修好的天安门。 但在故宫中也不全是垃圾的存在,清理队伍在这些垃圾堆中也挖出了不少的宝贝,一些曾经留下的器具和首饰竟然靠着垃圾的保护幸存了下来。 而清理垃圾的同时,文物抢救也在同步进行,故宫的文物专家们像寻宝猎人一样,跟着清理队满宫跑。 9个月后,故宫焕然一新,太和殿的金顶重新刷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御花园的古柏修剪一新,枝头挂满了红灯笼,就连宫墙上的弹孔,也被工匠们用传统工艺修补得天衣无缝。 如今人们漫步在故宫的红墙黄瓦间,或许很难想象在几十年前这里曾是一座垃圾山,但正是那7万人的汗水,让这座600岁的宫殿重获新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信息来源:《故宫花7年搞了个“大扫除”,没想到5万多件文物被重新发现》央视网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10评论】【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