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让我回中国吧!”2020 年夏天,新德里的贫民窟里,郑墨沫捂着口鼻躲在漏雨的铁皮棚下,对着电话那头的中国领事馆工作人员泣不成声。 (信源:环球网——中国女子嫁给印度人,母亲得知消息后曾哭了一年!) 如果不是后来的种种荒唐,郑墨沫的人生本该是一部优等生的标准范本。她出身福建一个不错的工人家庭,从小就是个聪明的姑娘,学习上没让父母操过心。 2003年,她顺利考入厦门大学金融系,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件颇具分量的大事。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当周围的同学纷纷沉浸在恋爱与社交的乐趣中时,她却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学业和追求出国的梦想。 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换来丰硕的回报,2008年,她成功获得了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的宝贵机会。 谁能料到,这次美国之行竟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在伯克利,她邂逅了来自印度的拉杰·辛格。这位男士彻底颠覆了她的生活。 不知为何,这位接受过国内顶尖教育的女孩,竟对印度古老而封闭的种姓制度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好感,甚至天真地认为,辛格的高种姓就等同于一种天然的优越。 她一头扎进了这段感情。而辛格似乎也看透了她这种近乎盲目的崇拜,两人关系发展迅速。即使郑墨沫的父母强烈反对,反复提醒她印度女性地位的现实,也拉不回这个已经铁了心的女儿。 2009年,郑墨沫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嫁给辛格,并随他前往印度生活。为了彰显自己“融入”的决心,她不仅改随夫姓,还主动放弃了中国国籍。 可幻想中的“高种姓贵妇”生活,在踏上印度土地的那一刻就碎了。她很快发现,辛格在印度早有家室,自己不过是他名义上的“二房”,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身份。在那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她没有工作,无法独立,生活全靠丈夫的脸色,成了彻头彻尾的附庸。 面对这种屈辱,郑墨沫的选择不是醒悟和离开,而是加倍地自我麻痹。她开始在互联网上扮演起“印度生活代言人”的角色,言论一天比一天极端。 她把印度街头的脏乱差美化为“自然淳朴”,把火车上挂满人的景象形容为“自由随性”,甚至把童工问题曲解为“给穷孩子机会”。 与此同时,她对生养自己的国家开始了无休止的诋毁,抛出“中国经济二十年必衰”、“珍爱生命,远离中国”这类刺耳的言论。当网友对她发出质疑时,她还轻飘飘地回复“不小心又辱华了”,态度轻佻得让人心寒。 更有甚者,她还当起了“跨国红娘”。她建了十几个聊天群,专门拉拢那些涉世未深的中国女孩,向她们鼓吹印度男性的“优秀”,吹嘘“印度婆婆更好相处”。 她得意地宣称,自己已“帮助”几百名中国女孩找到了“真爱”,似乎想拉更多人来验证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然而,建立在谎言之上的泡沫,稍触即溃。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印度不幸沦为重灾区,医疗体系陷入瘫痪,社会秩序陷入混乱。她苦心经营的印度梦,在疫情的冲击下彻底破灭。 在危难之际,她的“高种姓丈夫”辛格毫不犹豫地带着自己的原配和家人办理了移民,逃往美国。而她,这个曾被他视若珍宝的“中国学霸”,却被无情地遗弃在疫情肆虐的印度,甚至收到了一纸离婚协议。 一夜之间,郑墨沫陷入孤苦无依的境地。遭遇抛弃、家暴,生活陷入绝境,走投无路之际,她终于想起了那个曾遭她百般羞辱的祖国。她奔至中国大使馆,泪流满面地请求援助,哭诉着渴望回归故土。 但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鉴于她早已主动放弃国籍,加上过去种种伤害国人感情的恶劣言论,大使馆依法依规,拒绝了她的请求。几乎在同一时间,她那些用于发布极端言论的社交账号也被平台悉数封禁。 就这样,她彻底销声匿迹。一个曾经的“天之骄女”,因为一步走错,步步走错,最终把自己推向了绝路,亲手关上了所有退路的大门。 高学历或许能带来一份体面的工作,却保证不了一个人的是非观和良知。
“求求了,让我回中国吧!”2020年夏天,新德里的贫民窟里,郑墨沫捂着口鼻躲在
韫晓生
2025-07-18 10:11:15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