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金灿荣直言,自己对马英九“并不感冒”。在他眼中,这位前领导人的执政生涯,与其说是独立自主,不如说是处处受制于华盛顿的意愿。 两岸关系这盘大棋,确实复杂,每一步都牵动人心。但只看棋子,难免一叶障目。最近,金灿荣教授的一番评论,就提供了一个辛辣的视角,让我们得以审视棋盘背后的棋手与布局。 特别是他谈及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与“统一”问题时,其分析之犀利,或许会动摇不少人对“维持现状”的固有看法。 金灿荣对马英九的态度向来直接,甚至认为他“不值一提”。在他看来,马英九是受过美国系统性培训的人物,骨子里是个亲美派。 因此,马英九执政八年,两岸政策基本是跟着华盛顿的指挥棒走。他那套“不统、不独、不武”的方针,与其说是一套巧妙的政治策略,不如说是美国划下的一道紧箍咒。 在这个框架下,他根本不敢触碰“统一”二字,任何关于统一的实质讨论都被压制。 而即使马英九如今卸任,成了一介平民,可以相对自由地到大陆谈论“统一”了,金灿荣的观察依然不留情面。他指出,马英九的核心动作仍是“维持现状”,并未拿出任何推动统一的实质性举动。 这也侧面印证了一个更广泛的判断: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其政治底色都高度亲美,指望他们主动促成统一,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那么这背后的棋手究竟是谁?金灿荣的矛头直指美国。他一针见血地分析,美国根本不希望两岸统一。因为一个统一的中国,不仅会彻底改变台海的战略格局,更将极大增强中国的国力,直接冲击美国在亚太地区苦心经营多年的霸权体系。出于自身利益,华盛顿自然要全力阻止。 也正是在这种外部力量的主导下,美国成了两岸棋局的幕后操盘手。它曾明确给马英九划下红线——“统一”绝不能提。 在金灿荣眼中,马英九也好,台湾其他政客也罢,都更像是棋盘上的棋子,其行动轨迹早已被预设。结果就是,台湾社会就此陷入一个“死循环”:既不敢走向统一,也不能宣布独立,甚至连公开讨论统一都成了一种政治禁忌,两岸关系因此长期僵持,看不到出路。 在这种局面下,“尊重台湾民意”的说法便显得十分微妙。金灿荣认为这句话本身就存在逻辑漏洞。他反问,如果只谈尊重台湾民意,那大陆十四亿人的民意,又该放在哪里? 更何况,从现实看,所谓台湾主流民意,不过是希望永远“维持现状”,保持这种不统不独的模糊状态。如果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统一岂不成了遥遥无期的空谈? 正是看透了这种僵局,金灿荣坦言,和平统一的希望正变得愈发渺茫,而武力统一的可能性却在不断升高。他警告说,统一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绝非一个可以被无限期拖延和模糊处理的议题。 说到底,这场博弈远不止是岛内政党间的口水战,更是大国利益驱动的深层较量。真正决定局势走向的,往往不是台前的政客,而是幕后的全球性力量。 中国大陆的耐心并非没有限度,棋局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谁都没有稳赢的底牌。因此,当我们再看两岸关系时,或许不应只盯着海峡上空的风云变幻,更要看清其背后复杂的国际博弈。 如果各方都继续回避统一这个根本问题,任其拖延,最终的结局,恐怕会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更加复杂。
知名学者金灿荣直言,自己对马英九“并不感冒”。在他眼中,这位前领导人的执政生涯,
经略简料
2025-07-19 11:08:05
0
阅读:63
Luoyijian
主要受制于台湾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