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总理:西方媒体宣称我们亲俄的原因很简单 格鲁吉亚地处南高加索地区,北邻俄罗斯,南接土耳其,东连阿塞拜疆,西濒黑海,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历史上,格鲁吉亚曾是苏联的一部分,1991年独立后,其外交政策始终在东西方之间摇摆。 近年来,格鲁吉亚政府试图在保持与俄罗斯经济联系的同时,积极寻求加入欧盟和北约。这种平衡策略却被西方媒体片面解读为“亲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政治动机。 首先,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被西方媒体刻意放大。例如,2025年上半年,俄格贸易额近13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7%。俄罗斯是格鲁吉亚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尤为紧密。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共同管理Enguri水电站,俄罗斯购买格鲁吉亚电力,同时俄罗斯通过格鲁吉亚向亚美尼亚输送天然气,格鲁吉亚收取10%的天然气作为过境费。这些正常的经济合作被西方媒体渲染为“依赖俄罗斯”,却忽视了格鲁吉亚作为能源过境国的客观需求。 其次,格鲁吉亚的外交政策灵活性被误解为亲俄倾向。格鲁吉亚政府坚持务实外交,不仅与俄罗斯保持经济联系,还积极拓展与中国、土耳其等国的合作。 例如,格鲁吉亚与中国合作建设关键基础设施,却被美国大使邓尼根指责为“不该和中国合作”。这种对格鲁吉亚外交多元化的打压,凸显了西方试图将格鲁吉亚纳入其势力范围的意图。 更值得关注的是,格鲁吉亚国内政治矛盾被西方媒体利用。执政党格鲁吉亚梦想党由与俄罗斯关系密切的伊万尼什维利创立,主张与俄罗斯保持务实关系,同时希望加入欧盟。而总统祖拉比什维利亲欧,与执政党矛盾尖锐。 2024年议会选举后,祖拉比什维利拒绝承认选举结果,呼吁民众抗议,西方媒体借机炒作“格鲁吉亚民主倒退”。然而,欧安组织的初步报告并未支持反对派“选举被操纵”的说法,反而指出存在选民受恐吓的现象,这可能与反对派的激进策略有关。 科巴希泽在回应中强调,西方媒体的指责存在双重标准。例如,格鲁吉亚通过《外国影响透明度法案》要求非政府组织披露资金来源,被西方批评为“压制民主”,但欧盟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早已实施类似法律。 科巴希泽指出,该法案旨在揭露外国势力对格鲁吉亚内政的干预,而非针对特定国家。研究也显示,格鲁吉亚媒体存在反西方宣传,比如将美国描述为支持恐怖主义,欧洲被描绘为不安全的移民危机地区,这反映了西方媒体对格鲁吉亚舆论的渗透。 此外,格鲁吉亚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立场也成为西方媒体攻击的目标。格鲁吉亚拒绝参与对俄制裁,这被西方解读为“亲俄”,但实际上,格鲁吉亚作为俄罗斯的邻国,需考虑自身安全和经济利益。 科巴希泽多次表示,格鲁吉亚的目标是加入欧盟,但欧盟因《外国影响透明度法案》等问题暂停其入欧进程,这显示西方对格鲁吉亚的要求过于苛刻,缺乏对其地缘政治现实的理解。 西方媒体的指责还忽视了格鲁吉亚社会的多元性。尽管执政党主张与俄罗斯保持务实关系,但格鲁吉亚民众对西方的向往依然强烈。据民调显示,超过80%的格鲁吉亚人支持加入欧盟。 然而,西方对格鲁吉亚的经济援助有限,且在关键时刻未能提供实质性支持,导致部分民众对西方产生失望情绪。这种情绪被执政党利用,在选举中以“避免战争”为口号,赢得了工业中心地带和保守地区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对格鲁吉亚的施压反而加剧了其反西方情绪。例如,欧盟暂停格鲁吉亚入欧进程后,格鲁吉亚政府宣布2028年前不再考虑开启入欧谈判,并拒绝接受欧盟财政援助。 这一举措被西方媒体视为“亲俄转向”,但实际上是对西方不公正待遇的回应。格鲁吉亚转而加强与阿塞拜疆、土耳其等邻国的合作,推动地区一体化,这被误解为“亲俄”,实则是寻求外交多元化的必然选择。 科巴希泽的回应揭示了西方媒体的叙事逻辑:将格鲁吉亚的任何与俄罗斯的互动都贴上“亲俄”标签,忽视其作为主权国家的自主选择。 这种宣传不仅无助于解决格鲁吉亚的问题,反而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格鲁吉亚要实现真正的独立和发展,需在东西方之间找到平衡,而西方应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尊重格鲁吉亚的主权和选择。 格鲁吉亚总理科巴希泽的回应直指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和政治操弄。格鲁吉亚的外交政策是基于自身利益的务实选择,而非简单的“亲俄”或“亲西”。 西方媒体的指责不仅缺乏事实依据,更暴露了其试图控制格鲁吉亚的企图。未来,格鲁吉亚需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打破西方媒体的刻板印象,为自身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格鲁吉亚总理:西方媒体宣称我们亲俄的原因很简单 格鲁吉亚地处南高加索地区,北邻
天天纪闻
2025-07-22 15:09: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