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说如果台湾问题升级可能对中国动武,但又说更想用外交解决,这

兰亭说事 2025-07-28 10:26:13

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说如果台湾问题升级可能对中国动武,但又说更想用外交解决,这话听起来挺矛盾,其实背后有不少门道。 咱先从英国的历史说起,英国 1950 年就承认新中国,1972 年签的联合公报里白纸黑字写着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还撤走了在台湾的官方机构。按道理说,英国早该遵守这个承诺,可最近这些年,英国在台湾问题上小动作不断。 2023 年,英国跟台湾签了个所谓的 “强化贸易伙伴关系” 协议,虽说嘴上说是非官方的,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想在国际上给台湾 “正名”,制造台湾是 “独立政治实体” 的假象。这就好比一个人明明答应了别人不再插手家事,却偷偷给家里的叛逆孩子递刀子,表面上说是帮忙,实际上就是想搅浑水。 英国这么做,跟它脱欧后的处境有很大关系。以前英国在欧盟里能借势发挥,脱欧之后,它觉得自己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弱了,就想通过 “全球英国” 这个战略刷存在感。加入 AUKUS 联盟,跟美国、澳大利亚搞军事合作,还跟日本签了《互惠准入协定》,这些都是英国想重回世界舞台中心的手段。 就拿亚太来说,英国 2024 年宣布要跟日本、美国定期在这儿搞联合军演,还派 “威尔士亲王” 号航母打击群去日本,说是要维护 “航行自由”,其实就是想跟着美国在印太地区制衡中国。这就像班里的小跟班,看到老大在跟人较劲,自己也赶紧凑上去吆喝两声,显得自己有能耐。 可英国有没有这个能耐呢?咱看看它的家底。英国海军现在日子过得挺紧巴,2025 年 4 月的消息说,皇家海军主力战舰里,只有两艘 45 型驱逐舰能正常用,剩下的不是在修就是在改造。它那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看着挺唬人,可从建造的时候就毛病不断,不是漏水就是机械故障。2025 年 2 月,“伊丽莎白女王” 号本来要参加北约演习,临出发发现严重故障,只能让 “威尔士亲王” 号顶上,结果这艘航母的螺旋桨传动轴又没校准,用不了多久就得大修。再说军费,英国 2024 年国防开支占 GDP 的 2.3%,虽说比以前多了点,但跟美国比差远了,而且这些钱还得分到全球各个地方,真正能投到亚太的少之又少。 英国想在亚太搞事,还得看看美国的脸色。美国在台湾问题上一直是 “切香肠” 策略,明里暗里支持 “台独”,但真要直接军事介入,它也得掂量掂量。英国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在亚太事务上自然得配合美国。 2024 年,英国跟日本签协议,简化了联合训练的手续,还计划以后定期在亚太搞演习,这都是在给美国当帮手。可英国心里也清楚,真要跟中国硬碰硬,它没那个本钱。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可不是吃素的,东风系列导弹、航母战斗群,这些都不是摆设。英国要是真派兵来,光后勤补给就是个大难题,更别说跟中国军队正面对抗了。 从经济上来说,英国也不敢跟中国彻底闹翻。2024 年 11 月,两岸贸易额是 1892.61 亿元人民币,英国虽说没直接跟台湾有官方贸易,但它一直鼓励企业去台湾做生意。要是英国真对中国动武,中国肯定会反制,到时候英国的企业在华利益就得受损。就像前几年,英国跟着美国在华为问题上瞎掺和,结果自己的电信行业损失不小,现在估计也学乖了。 英国国内其实也有不同声音。英国商界不少人反对跟中国对抗,怕影响贸易。2024 年,英国国王的拨款增加到 13 亿英镑,可军费才 542 亿英镑,这说明英国政府也得在国防和民生之间找平衡。要是因为台湾问题跟中国打起来,国内老百姓肯定不答应,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钱都扔到战场上。 综合来看,英国国防大臣的话,更多是一种威慑,想通过放狠话来显示英国的 “全球存在”,同时给自己留条后路。英国心里明白,真要军事介入台湾问题,它没那个能力,也没那个胆量。外交解决才是最现实的选择,既能保住面子,又能避免跟中国彻底撕破脸。这就像两个人吵架,一个人喊着要动手,可手却一直插在兜里,其实就是想吓唬吓唬对方,真要打起来,他比谁都跑得快。

0 阅读:16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