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清朝堵住国门,生怕英国先进的技术进来;而今天风水轮流转了,英国恨不得堵住国门,生怕中国人进来。 7月14日,英国推出了新的电动车补贴政策,说是买低排放车能补最多3750英镑,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政策就是冲着中国车来的。 他们说要查车辆装配和电池生产的碳排放记录,还得有经过认证的碳减排目标,这套标准一出来,比亚迪、名爵这些中国牌子全都被挡在了门外。 英国交通部长莉莲・格林伍德更直白,直接说“中国组装的车都没资格”,这哪是什么环保政策,分明是给中国车量身定做的门槛。 其实中国电动车在英国卖得挺好的,就拿比亚迪来说,今年6月一个月就卖了4700多辆,比去年同期涨了五倍多。 之所以能卖的这么好,还是因为中国车企实在。英国本地车续航能到300公里就不错了,比亚迪唐系列满电就能跑520公里,从伦敦开到爱丁堡都不用充电,价格还更实惠。 不光是英国,整个欧洲市场里,中国电动车的份额都快占到5%了,德国、法国这些地方的人也爱买。而英国之所以要搞这套,说到底还是怕自家汽车产业扛不住。 这些年英国的电动车发展得慢,本土车企转型跟不上,眼看中国车卖得越来越好,就想出这么个招儿。可这么做的结果呢? 英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动车卖得多了,但老百姓只能选那些续航短、配置低的欧洲车,性价比高的中国车反倒买不着实惠,却也没能挡住中国电动车的销量。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一边卡中国车,一边又放宽了本土车企的电动化要求,连燃油车都能卖到2030年以后,这哪是讲环保,分明是护着自己人。 想想两百年前,清朝怕英国的技术冲击,把国门关上,结果错过了工业革命的机会,越来越落后。现在英国搞这一套,其实是一个道理。 中国电动车能在全球占76%的市场份额,靠的不是运气,是实打实的技术和性价比。就算英国不让补,中国车在欧洲其他国家、东南亚照样卖得火,这种技术优势,不是随便设个门槛就能挡住的。 就像比亚迪,人家不光没退,还计划在英国开280家门店,雇5000个当地人。这说明好东西不愁卖,英国要是一直这么捂着,最后耽误的还是自己老百姓——想买实惠车买不着,本土车企没了竞争,也懒得好好搞创新。 说到底,做生意讲究的是公平。两百年前闭关锁国的教训摆在那儿,现在还搞这套,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技术进步的潮流挡不住,与其设卡子,不如好好提升自己的本事,这才是正道。
以前,清朝堵住国门,生怕英国先进的技术进来;而今天风水轮流转了,英国恨不得堵住国
萧兹探秘说
2025-07-28 17:14:11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