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用一句"黑暗的一天",给欧盟与美国新鲜出炉的贸易协议蒙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 这位向来言辞克制的法国领导人,罕见地在社交媒体上直指欧盟"屈服"于美国压力,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憋屈。 而就在协议宣布的苏格兰高尔夫球场上,特朗普那句"公平其实并不重要"的玩笑话,此刻听起来简直像在欧盟的伤口上撒盐——现场的笑声有多响亮,现实就有多刺耳。 这份被特朗普高调称为"史上最大规模"的协议,表面看是避免了8月1日可能砸下来的30%惩罚性关税。 但细看条款,欧盟付出的代价堪称触目惊心:统一接受美国对欧产品征收15%关税,远高于此前欧美平均4.8%的税率; 承诺追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相当于把欧洲企业的钱引流到大西洋彼岸; 外加购买7500亿美元美国能源和扩大美国军事装备采购,几乎是把能源安全和防务自主权也打包送了出去。 用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话说:"特朗普不是与冯德莱恩达成协议,而是把她当早餐吃了。" 协议刚落地,欧盟内部就炸了锅。法国火力全开,贝鲁痛斥这是"屈服",负责欧洲事务的部长本杰明·阿达德直言协议"不平衡且不可持续",甚至呼吁启动欧盟"反胁迫工具"反击美国。 而德国却急着唱反调——总理默茨公开表示"满意",经济部长赖歇更强调协议带来"确定性",字字句句都在为妥协背书。 这种撕裂绝非偶然:德国车企怕失去美国市场,法国军工担忧被美企挤压,中东欧国家则因能源依赖美国而选择沉默。 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朗格一针见血:"这不是互利共赢,而是欧盟单方面让步!" 欧盟的退让背后,是三道致命软肋。其一,能源命脉被掐住——俄乌冲突后,美国液化天然气已占欧盟进口的40%以上,断供风险让欧盟谈判时腰板都挺不直。 其二,技术卡脖子成常态,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再强,核心部件仍受制于美国供应链,欧盟想造颗高端芯片都得看美国脸色。 其三,军事安全感荡然无存,北约框架下"俄罗斯威胁"的叙事,让欧盟在防务上始终矮美国一截,连买武器都要优先照顾美国军火商。 更讽刺的是,欧盟曾备好1160亿欧元反制清单,却连亮出来的勇气都没有——没有稀土、没有尖端技术垄断、没有战略资源筹码,欧盟的反制工具箱里,只剩下一堆美国随时能替代的汽车和奢侈品。 协议签署地点选在苏格兰特朗普私人高尔夫球场,而英国早已脱欧——前欧盟贸易总司司长德马迪嘲讽这是"黑帮勒索现场"。 更荒诞的是,这份重塑欧美贸易规则的协议,竟连书面文本都未公布,全凭特朗普口头宣布。 市场反应最真实:欧元应声大跌1.2%,投资者用脚投票表达对欧洲经济前景的看衰。 德国Ifo研究所所长福斯特直言:"这是羞辱!"曾经以《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逼谷歌低头、用碳关税引领全球标准的欧盟,如今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丢了。 法国官员圣马丁的反思点出关键:"特朗普只懂得权力平衡。" 欧盟若真想摆脱"规则接受者"的尴尬角色,就必须停止幻想美国会施舍公平。 短期看,加速能源多元化、推动《欧洲芯片法案》落地、整合防务工业链是止血之策; 长远而言,朗格呼吁的"联合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制衡美国"或是破局方向。 但核心症结仍在欧盟自身——当27国还在为各自短期利益争吵时,所谓"欧洲主权"永远只是政客演讲稿里的华丽辞藻。 参考资料:美欧前一日达成贸易协议 法国总理痛批:那是“黑暗一日” 2025-07-28 17:01·央视新闻
法国总理弗朗索瓦·贝鲁用一句"黑暗的一天",给欧盟与美国新鲜出炉的贸易协议蒙上了
观今言史啊
2025-07-29 10:20:19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