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欧洲防务分析师发文称,俄罗斯对无人机的未来设想,远不止当前冲突: 近来我

小理寺看全世界 2025-07-29 12:16:05

日前有欧洲防务分析师发文称,俄罗斯对无人机的未来设想,远不止当前冲突: 近来我(指作者,下同)曾多次提到俄罗斯在无人机产业上的巨额投入,其在创新与生产方面的快速进展令人瞩目。但事实上,俄罗斯的雄心远不止于眼下,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俄罗斯正谋求在全球无人机制造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宏伟目标是到2035年每年生产40万至50万架远程无人机,并在未来五年内投入数百亿美元支持该计划。 位于鞑靼斯坦的阿拉布加特别经济区,是这一战略的核心,这里正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的无人机工厂。自2023年以来,该地已开始量产“格兰-2”自杀式无人机(基于伊朗Shahed-136设计),今年的月产量已达5000架。园区正持续扩建,目前拥有8座面积在1万至2万平方米之间的厂房,以及可容纳4万工人的宿舍区和专用无人机港,预计到2025年新厂区可年产3万架“格兰-2”和3.5万架“格贝拉”诱饵无人机。 为了实现这一宏图,俄罗斯正在包括莫斯科、托木斯克和鞑靼斯坦在内的多个地区建设48个科研-生产中心(NPC),其中已有15个在2025年前投入运营。 这些中心集科研、测试与制造于一体,构建起坚实的产业基础。若将射程达50公里、具备人工智能和光纤通信能力的短程无人机也纳入统计,俄罗斯的年产总量有望在2035年增至额外的150万架。 其他地区的无人机基地也在快速扩产:哈巴罗夫斯克的Aero-HIT目前每月可生产200至300架“维列斯”FPV无人机,目标是到2025年底提升至每月1万架;伊热夫斯克的IEMZ Kupol工厂每年交付2500架“加尔皮亚”无人机;圣彼得堡的科技中心(STC)则每月生产数百架“奥兰-10”无人机。萨马拉的“未来交通”公司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年产1万架无人机,预计投资达7210万美元。 这些中心的占地面积普遍在1万至5万平方米之间,构建出一个致力于减少对外部零部件依赖的完整生态系统。托木斯克引领乌拉尔以东的投资布局;克麦罗沃主攻发动机制造;鲁德涅沃则生产无人机电池,后者还获得了1.236亿美元的初创企业专项扶持基金。 乌克兰战争加速了俄罗斯在无人机技术上的革新,包括蜂群作战、通信、防空规避与导航等关键能力,如今都已应用于“格兰-2”等型号。尽管仍部分依赖中伊供应链,但这并未显著阻碍其整体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战争不仅成为俄罗斯无人机产业的实战试验场,也支撑着其经济增长,并为持续投资提供了动力。这一产业不仅面向战场,也瞄准了北约之外、未受出口管制限制的国际市场。战争所提供的实战检验与宣传效果,使俄制装备在海外更具吸引力。俄罗斯坚信,无人机将在未来战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他们也意识到,传统武器系统如坦克与火炮的需求或将逐步下滑。展望未来,俄罗斯正构建庞大的产业基础,力图重新夺回近年来在全球军贸市场中失去的份额。 预计到2035年,这一产业可创造90万至120万个就业岗位,仅阿拉布加一地就将雇佣4万人,其他中心也将分别提供1万至2.5万个岗位。 俄工业和贸易部估算,到2030年该行业将需60万名专业人才,包括操作员、工程师与技术人员。俄方还通过“Berloga”等项目招募年轻人,其中包括通过电子游戏比赛发掘潜力选手,进一步壮大产业人才库。 在西方国家仍将重点放在装甲车辆、火炮与大型军舰上时,过去两年里战场实际却发生了深刻变革,而西方决策者对此大多未予充分重视。 与之相反,俄罗斯正迈出大胆一步,意图主导这一具有重大地缘政治与军事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领域。 凭借在实战中锤炼出的技术与经验,俄罗斯正为在全球无人机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铺平道路。

0 阅读:5
小理寺看全世界

小理寺看全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