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地主徐裴章被判死刑,行刑时,他已经绝望,谁知地委书记却派人送来一封信

观今言史啊 2025-07-29 13:18:39

1951年,地主徐裴章被判死刑,行刑时,他已经绝望,谁知地委书记却派人送来一封信:“徐裴章对革命有功,枪下留人!” 1946年6月,中原大地硝烟弥漫。蒋介石调集30万大军围堵解放区,中原军区部队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为掩护主力突围,鄂东独立第二旅奉命伪装成中原军区司令部吸引敌军火力。   这支6000余人的队伍在旅长吴诚忠、政委张体学和政治部主任赵辛初带领下,以血肉之躯拖住十倍于己的敌人。   战斗惨烈到难以想象——当部队转战至皖鄂交界的宿松山区时,张体学身边仅剩的二十余名护卫全部牺牲,他与赵辛初两人在荒山野岭中亡命奔逃。   敌人悬赏“活捉共党高官赏五万大洋”的通缉令贴遍乡镇,更推行“一家通共五家连坐”的酷政,百姓见到生人避之不及。   绝境中赵辛初突然想起哥哥的故交:宿松县地主徐裴章。 这个决定赌上了性命。当两人深夜翻墙闯入徐家宅院时,徐裴章看着眼前衣衫褴褛的共产党人,手中茶盏险些摔落。   他清楚收留“共匪”的代价——轻则倾家荡产,重则满门抄斩。但这位平日讲究长袍马褂的乡绅最终咬牙点头,将二人藏进偏房,对外宣称“老爷染病”闭门谢客。   三天里他亲自送饭送水,严禁仆人靠近,更冒险通过地方商会关系,从国民党官员手中搞到特别通行证。   临别那夜寒风刺骨,徐裴章把商号借来的绸缎长衫披在张体学肩上,又往赵辛初怀里塞了热乎的烙饼。   他亲自护送两人穿越层层哨卡,直到目送他们消失在通往解放区的小路。   返家时大雪封山,徐裴章深一脚浅一脚蹚过冰河,到家时手背冻疮溃烂见骨,却把这段往事埋进后院土坑,连同沾血的旧军服和作废的通行证一起封存。   五年后的1951年春天,宿松县五里墩的操场上人声鼎沸。土改运动正如火如荼,被绑上审判台的徐裴章低头听着群众控诉“霸占田地”“欺压佃户”。   他的宅院被没收,田契在火光中化为灰烬,连妻儿都离散无踪。当“死刑立即执行”的宣判落下时,他望着灰蒙蒙的天空,想起病榻上的老母和年幼的儿女,却再无力挣扎。   行刑队押着他走向城东乱坟岗,围观群众愤怒的呐喊像潮水般涌来。就在子弹上膛的瞬间,一匹快马冲破人群,马背上的干部高举信件嘶喊:“枪下留人!地委书记亲笔信!”   原来已成为大冶地委书记的张体学听闻消息,与黄冈地委书记赵辛初联名疾书:“徐某虽为地主阶级,但在革命危难之际冒险救助我军高级指挥员,其行为客观上保护了解放战争重要力量。”   刑场哗然四起。宿松县委紧急复核,在湖北省档案馆调出《鄂东独立旅战史》查证记载,证实徐裴章确曾“为干部转移提供关键性协助”。   连公安部长罗瑞卿都批示:“凡有确凿革命贡献者,应依法重新核定。”死刑判决当庭撤销,这个曾被唾骂为“恶霸”的老人蹒跚走回家门时,怀里揣着那张救命的信纸。   往后的岁月里,徐裴章在村里当起记账先生,帮人写文书从不收钱。洪灾那年他掏出私藏的三块银元接济孤老,街坊们对他的称呼也从“恶霸”渐渐变成“老账房”。   1967年临终前,他把一叠泛黄的纸片交给村干部——里面有张体学寄来的粮票收据,还有1946年冬夜用过的通行证存根。   而调任湖北省长的张体学,八十年代重访宿松时专程到徐家旧宅深深鞠躬,那道弯下的脊梁,成了百姓口中“共产党不忘恩情的见证。” 参考资料:坐在中国革命的火车头上 2020-08-27 12:25·金台资讯

0 阅读:0
观今言史啊

观今言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