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春风得意的黄永胜旧事重提,当众质问徐向前:“你当时肯定被俘虏过,要不

瀚霖学史本人 2025-07-29 15:30:29

1968年,春风得意的黄永胜旧事重提,当众质问徐向前:“你当时肯定被俘虏过,要不然身上怎么会有那么多钱?”

徐向前,山西五台人,1901年出生,家里条件不错,但从小吃苦耐劳,性子倔强。1924年,他考进黄埔军校,操场上挥汗如雨,枪法准,教官都夸他有股狠劲。1927年加入共产党,广州起义时冲在最前头,冒着枪林弹雨组织撤退,差点没命。红军时期,他带红四方面军,征战川陕,指挥作战身先士卒,硬是打退敌人一次次围剿。新中国成立后,他干过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忙着军队建设,生活却简朴得像个老农民,总穿旧军装,吃饭也挑简单的。 黄永胜,湖北咸宁人,1903年出生,家里穷得叮当响,年轻时投身革命。长征路上,他带着队伍翻雪山、过草地,饿得皮包骨头,还咬牙坚持打仗。解放战争中,他带兵攻城略地,战功多得数不过来。1960年代,他爬到高位,军装笔挺,走路都带风,会议上爱高谈阔论,气势压人,可有时候说话太冲,容易得罪人。

1968年,北京一间会议室,气氛紧张得像绷紧的弦。黄永胜站起身,声音洪亮,抛出一句质问,直指徐向前,翻出1937年西路军西征的旧账。那年,红军西渡黄河,想在甘肃、宁夏打开局面,却撞上马家军围追堵截,两万多人几乎全军覆没。战事惨败,徐向前接到命令,和政委陈昌浩带一名警卫员回延安汇报。甘肃荒漠里,三人昼伏夜行,躲着敌军巡逻,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警卫员不幸被抓,杳无音信,徐向前和陈昌浩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赶路。 到大马营时,两人累得像散了架。陈昌浩碰上个湖北老乡,觉得能歇口气,提出多住几天。徐向前劝他赶紧走,可陈昌浩不听,执意留下。徐向前没辙,只好一个人上路,裹着破棉袄,顶着寒风往前走。他一路风餐露宿,衣服破得像乞丐,脚底磨出血泡,饿了就啃干粮饼,手里攥着块手帕,里面包着组织给的十几枚金戒指。这是路费,他宁可沿途讨饭,也不舍得花一分。

徐向前孤身跋涉,风霜雨雪都扛过去了。行到平凉附近,他碰上特务营营长曹光波,两人都是蓬头垢面,搀扶着往前走。路上差点撞上国民党部队,赶紧藏进沟里,泥水泡了一身,总算躲过一劫。后来,他们到个茶摊讨水喝,摊主悄悄说北山有红军。两人一听,激动得差点掉泪,赶紧往北山赶,终于找到耿飚和刘志坚的队伍。徐向前见到战友,忍不住泪流满面,沙哑着嗓子讲西路军的遭遇。 到了援西军司令部,徐向前向彭德怀交了份详细报告,把西路军的事一五一十写清楚。他从怀里掏出那块沾满血迹的手帕,解开后露出金戒指,郑重交给组织。路上他只花了点渡河的钱,剩下的分毫没动。彭德怀拍着他肩膀,点头称赞他的忠诚。这块手帕,他一直贴身带着,成了他革命路上的见证。

三十年后,1968年的会议上,黄永胜却拿这事做文章,硬说徐向前被俘过,不然哪来的钱。徐向前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那块旧手帕,摊在桌上,血迹还清晰可见。他说,这手帕延安的同志都见过,金戒指全交了组织,没被俘的事大家都知道。黄永胜一看手帕,哑口无言,会议室里没人再吭声。徐向前的清白,靠这块手帕证明得明明白白。 事后,徐向前没跟黄永胜计较,低头干自己的事。1970年代,他忙着军队建设,常常熬夜看文件,亲自去部队检查装备,问士兵吃得咋样,住得咋样。他晚年身体不好,还坚持翻军事报告,桌上总是堆满资料。1990年,他因病去世,享年89岁,留下的名声清清白白,那块手帕成了他忠诚的象征,至今让人敬佩。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瀚霖学史本人

瀚霖学史本人

诉说古今历史,以古为镜,知兴替,学鉴之